日月重辉_第165章 张家有女愁婚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 张家有女愁婚嫁 (第2/2页)

民生贱如草芥。

    为父是想给伏羌伯还有那少年提个醒。没想到为父还是低估了那少年,今天反被其教育了。出山一年,搅动天下的陆小先生,果然不凡啊!”

    “有那么厉害么?就说几句话而已。”杜煜有点不服气,陆挽感觉和他年纪差不多,刚才说那些话也通俗易懂。

    “你离他的境界差得太远,你当然不懂。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天下间的至理,这才是本事,这说明他理解得很深刻。把本来简单的道理说得玄而又玄的人非jianian即蠢。”

    杜煜吃了瘪,一时也不敢跟自己老子犟嘴,但处于他这个年纪的少年人,想说服也没那么简单。

    “对了,我今天在现场好像看你跟一群少男少女在一起,你在做什么?”

    “江阿姨说我刚来庄浪,今天设宴带我认识一下城中同龄人。”

    杜煜口中的江阿姨是参议江彦圣的夫人。江彦圣,陕西布政司下参议,主管庄浪农桑、黄册等事项。江参议是庄浪区域内唯一官品与杜石相同,出身与杜石相似之人。

    杜石刚来,要接手的事情太多,经常没空管儿子。有时就请江氏夫妻代管一下儿子。

    “你今年会试考得如何自己心里没数么?以后这种聚会少参加一点。”

    “知道了。只是,江姨好像想把一户人家的女儿介绍给我。”

    儿子确实到了该考虑婚配的年纪,但这孩子因为在老家父母和妻子颇为溺爱,学业一直没有长进。杜煜进京会试过后,杜石就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杜石想给儿子娶个媳妇,又怕儿子食髓知味,更加荒废学业。

    “庄凉游击张怀瑾家的女公子。”

    “人如何?”

    “很美!”

    “娶妻娶贤!”

    “……呜呜呜。”

    张归荑此时也回到家了。她一回家,亲娘和二娘、三娘就把她围了起来。

    二娘:“新任杜兵备家公子可好?”

    三娘:“长相如何?人品如何?”

    张归荑:“什么如何?就吃顿饭,还不同桌,我怎么知道他如何?”

    亲娘:“你到底想怎样?你都十八了。你爹说了,不可能让你嫁给武官。”

    二娘:“jiejie勿要生气,芽儿还小,不急,不急。”

    亲娘:“不急?十八了,人家闺女十八,孩子都满地爬了。”

    张归荑:“……”说不过你,我走还不行么?

    亲娘:“回来!跪好!你平时野点就算了,但婚姻是人生大事,关乎你往后一辈子,你不能由着性子来吧?”

    张归荑:“娘,我今天看到师叔了?”

    二娘:“你哪来的师叔?”

    三娘:“什么师叔?”

    只有张夫人还记得陆挽,忙问道:“在哪里见的?他为什么来庄浪?”张夫人还记得丈夫说过,这位小师弟对自己女儿好像有意思,不会是来庄浪找女儿的吧?

    张归荑:“在青云楼前,当时发生了命案,师叔还当众顶撞新任兵备使,后来被带回衙门打板子了,屁股都被打开花了。”

    张夫人:“……怎么会发生这种事?你赶快把详情告诉我们。”

    张夫人听完可愁啊,这孩子咋到哪里都惹事呢?刚撵走一个兵备使,又得罪了新来的兵备使,这兵备使难道是可以耍着玩的么?看来丈夫的看法是对的。

    张夫人现在已经忘记了要教育女儿了,她现在只想着要写信怎么把这件事跟丈夫交代清楚。

    张归荑计谋得逞,算是躲过一劫,可以后咋办呢?不想了,躲一天是一天吧。

    再说陆挽,回到镇羌堡内,立刻把种甘薯和种花生的两个老农请了过来。本来,陆挽想过把他们一起请去庄浪招待,但大明朝等级森严,毛伯爷招待两位商会会长时,带上两位老农,双方都不会自在。

    种花生的老农名叫张虎,种甘薯的老农名叫王宗恒,两人都是浙江钱塘人。为什么在一个地方找到这两人?因为金子鲁老先生致仕后,回家也没忘记推广甘薯和花生等作物。

    不过甘薯和花生遇到了和玉麦一样的尴尬,就是官府收粮赋的时候不收。浙江之田又有相当一部分用来种桑养蚕和种棉花,金老先生推广效果也不是很好。

    上次请来种番麦的李和李老汉,陆挽对之尊重无比,几乎有求必应。推而广之,韦副千户和孙守备知道新来的两个老农的重要性。在陆挽不在的这两天,把他们照顾的很好。

    种花生的老农都还没啥,当听到种甘薯的老农说一亩田最高能收三四千斤的时候,堡里没有任何一个人相信!就算是河滩边最肥沃的土地,一亩地一季也只能收三四百斤麦子。一亩地收三四千斤粮食?怎么可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