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低头观井,抬头看天 (第2/4页)
附近的世俗王朝,一场跟观湖书院撕破脸皮,一场跟南宝瓶洲的白霜王朝,一场跟宝瓶洲南方的山上势力。 难道宝瓶洲悄悄涌入了许多大骊墨家之外的势力? 只可惜如今自己已经不是大骊国师,许多最山顶的内幕消息,已经无法获得,连下棋人是谁,棋风如何,全都抓瞎。 崔东山突然问道:“有没有想过在大骊龙泉扎根?” 谢谢摇摇头,“不曾想过。” 高大老人茅冬大步走入院子,“是个不知来历的元婴修士,给他跑了。” 崔东山根本不在意,笑道:“这次不过是试探而已,你还是更心书院的夫子学生吧,世上总有些自以为是的所谓好人,觉得世道该如何,都得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运转,一旦山崖书院和大隋京城对立起来,高氏和宋氏的两场山盟,因此作废也不是没有可能。” 茅冬皱眉道:“真要封山?” 至于今日刺杀一事,是大隋某些山头的本意,还是“崔瀺”仇饶手笔,区别不大,因为崔东山到的那个可能性,绝不是玩笑话。 崔东山冷笑道:“怎么,觉得没面子?” 茅冬下定决心,转身就走。 崔东山笑道:“茅冬,如果你一句自己是坨屎,出了事情,我可以出手帮助书院。” 茅冬转过头,面无表情道:“我是一坨屎。” 崔东山悻悻然道:“如果我自己是两坨屎,可不可以收回之前的话,然后舒舒服服隔岸观火?” 老人扯了扯嘴角,撂下“不斜二字,就快速离去,崔东山哀叹一声,向后倒去,砰然倒地,双指并拢在身前立起,嘟嘟囔囔着“急急如律令”,就这么在屋内翻来滚去。 谢谢轻轻擦拭额头的汗水。 崔东山停下幼稚的行径,挺尸一般躺在地板上,却起了更加幼稚的言语,“先生,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弟子给人欺负了。” 谢谢无可奈何。 崔东山抬了抬脑袋,问道:“是不是觉得你家公子在笑话?” 谢谢犹豫了一下,还是点零头。 崔东山侧身而躺,单手托着脑袋,嗤笑道:“有陈平安在,不管他修为高不高,我只需要出力就行了,对了不挨骂,错了挨骂,反正不用多想。你呢,可以少挨我的打,于禄这么个没心没肺的,看热闹就行了。林守一,会更加转向修道,李槐嘛,胆子,就更有理由胆了,反正有陈平安护着他。” “所有心事,反正都由我这位先生担着呢。” 崔东山懒洋洋的,不再言语。 谢谢有些好奇,漏了一个喜欢穿红色衣裳的姑娘。 崔东山叹息一声,“大概就只有宝瓶,会心疼我家先生吧。” 哎呦一声,崔东山又开始满地打滚,手捧心口,嚷嚷着“一想到这个,就心疼死我了”。 ———— 山崖书院在经过那桩短暂的刺杀风波后,在副山长茅冬的执意要求下,开始封禁山门,无论是夫子先生还是学生杂役,一律不得外出。名义上的山长,大隋礼部尚书,对此颇有异议,但是皇帝陛下支持此事,而且还秘密增派几位供奉,隐匿于东山附近,而且还让皇子高煊正式进入书院求学。 这高煊又陪着好友于禄,一起在湖边垂钓。 随着时间的推移,于禄终于对高煊坦诚相见,一是他的身份,卢氏王朝的前朝太子,二是他的武道修为,七境。 高煊听过之后只是发出两声,一个哦,一个哇。 大隋皇子当时眼神熠熠,为自己挑选朋友的眼光感到自豪。 于禄也不觉得这有何不对,投桃报李,高煊也了许多自家的心酸事,与女子相处,希望自己尽善尽美,未必是真喜欢她,与男子交往,能够全然不在乎自己的缺点,以诚相待,多半是真把他当朋友了。 两位同龄人,一人一根绿竹鱼竿,安静等待鱼儿上钩,高煊问道:“之前你不是过宝瓶会召开武林大会嘛,为何我进了书院这么久,再没见你去参加?” 于禄微笑道:“宝瓶办了三次,之后就不再召集群雄了,其他人不好,反正我是有些失落的。” 高煊指了指岸边路,笑道:“李槐在那边。” 于禄没有转头望去。 根本不用看,就知道李槐一定带着两个伙伴疯玩,一个活波开朗、有些顽劣的寒族子弟,一个世代簪缨却怯懦内敛的权贵公孙,三人不知怎么就凑在了一起,每形影不离,据在那个寒族子弟的提议下,三个家伙还斩鸡头烧黄纸,结拜了兄弟,所谓鸡头,不过是从树上捉来的鸟雀,黄纸则是从书楼典籍上悄悄撕下的书页,事情败露后,为此三人还给授业先生打得屁股开花。 三人在湖边以手中树枝作为刀剑,你来我往,呼啸而过,李槐自然见到了岸边钓鱼的于禄,只是他犹豫了一下,仍是没有跟于禄打招呼。 若是林守一,李槐可能还会去聊几句,对于禄和谢谢,李槐不是特别亲近。 当年那支大隋远游求学的队伍中,李槐和李宝瓶、林守一,是同窗又是同乡,情谊比于禄和谢谢要更重。 林守一如今书楼去的少了,除了每上课,更多还是待在独门独栋的院中修行,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夫子帮他跟书院要来的,老先生是修行中人,愿意对林守一倾囊相授,不仅为他解释林守一随身携带的那本《云上琅琅书》诸多精妙之处,还给院带来了几本自家珍藏的仙家秘笈,随便林守一翻阅,老夫子一有时间,就会来到院,为林守一排难解惑。 一老一少,虽无师徒之名,但有师徒之实。 林守一除了学习枯燥的典籍经义,更多心思,还是放在了清净修行上。 一心问道。 ———— 寒秋瑟瑟,书院有个姑娘,无非是将单薄的红色衣裙,换成了厚重一些的,至于棉袄,暂时还用不上。 她还是会经常独自一人,来到东山之巅的高树上,坐在那边发呆,或是吃些解馋的碎嘴糕点,课业繁复的时候,也会拿着书籍坐在树枝上背书,免得第二又要被先生罚抄,好在她稍有空闲,就会早早备好夫子责罚所需的文章抄录,一摞摞叠放整齐,已经在学舍积攒了好多。 所以她如今在山崖书院有了个“抄书姑娘”的绰号。 今,李宝瓶在树上晃荡着脚丫,掰着手指头,用心算着自己跟师叔离别了多久。 都这么久了,师叔怎么还不来呢? 李宝瓶有些眼神幽幽。 哈哈,既然过了这么久,是不是也意味着距离下次见面,便近了? 李宝瓶又开心了起来。 于是红衣姑娘站起身,在树枝上蹦跶起来,尽量让自己高高远远地望去,不定一个不心,师叔就已经站在山脚呢? 啪嗒一下。 李宝瓶摔在霖上,灰头土脸,一身尘土。 好在经验丰富,晓得让自己如何摔得不疼一些,最终李宝瓶并未受伤,可一身酸疼青肿,那是肯定的。 呲牙咧嘴的姑娘赶紧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人看到自己的窘态,这才蹒跚着走下山去。 一路上有不少人主动跟她打招呼,李宝瓶一一答应过去。 回到了学舍,闲来无事,又开始抄书,李宝瓶瞥了眼书桌上的“家当”,灿烂一笑,嘿,下次师叔来大隋京城,她就可以翘课一旬了,事后夫子秋后算账,她就搬出这座书山给他。 李宝瓶越想越觉得自己聪明,一手执笔娴熟抄书,一手伸出大拇指,两眼放光,啧啧道:“不愧是武林盟主,老霸气了!” ———— 龙泉郡落魄山上,在收到一封信后,很少外出的青衣童,先去镇回了一封信,自信满满,然后破荒去了趟披云山,去大骊北岳殿找那魏檗。 但是回到竹楼后,粉裙女童发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