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幽台望幽台 (第2/2页)
的最近路线。 鱼怀瑾提着食盒,一路向北,进入了一片竹叶枯黄的竹林,她步姿端庄,脚步不停,静静的走在铺满狭长竹叶的僻静石阶道上,缓步上山。 秋风拂来,落叶漫天,女子登高,独上幽台。 鱼怀瑾来到一处半山腰处的废弃古台,似乎是常年无人清扫,且人迹罕见,古台破败幽静。 四周都是繁茂树林,古台正好是一处空出的飞地,其中的一半凸离了山体,悬于空中,视野开阔,风景独特。 鱼怀瑾登上了古台,她的肩膀微微一松,只是腰肢依旧笔直挺拔。 女子缓步走到古台的边缘,脚下便是被秋风染黄的茂林,她忽蹲下,将食盒放置一旁,坐在了台沿上。 凉风咧咧,鱼怀瑾满袖山风,衣玦纷飞,她瘦弱矮小的身躯,似乎下一秒就要秋风携走了一般,乘风而起。 鱼怀瑾低头,从袖子中取出了一只对折的蓝白手帕,两指一捏抽开,里面是之前在东篱小筑,赵戎面前吃到一半的青瓜。 她抿嘴,玉白小手抓着青瓜,喉结鼓动了下,忽转头左右看了看四周。 下一秒。 鱼怀瑾另一只手将之前包青瓜的手帕随手一抛。 嗖一声,蓝白手帕消失在了风里。 只是,若是此刻,有目力极好之人,在远处眺望这处偏僻古台,所见之景,会是古台之上空无一人。 鱼怀瑾小口吃了口青瓜,眼眸微眯。 就像一只偷腥的猫儿。 她一口一口的尝着。 嘎嘣,嘎嘣…… 咀嚼的幅度越来越大。 到最后,竟是与之前赵戎吃青瓜时,示范的有些一样,大口大口的咀嚼着。 只是,女子终究控制着,没有露齿,没有完全学某个跳脱的男子。 但是即使如此,若有熟悉她之人,此刻就在这儿,看见这一幕,定是瞪大眼睛,揉眼又揉眼。 鱼怀瑾“大胆”的品尝着,呼啸的山风将嘎嘣嘎嘣的无礼声响淹没。 也将这一幕藏进了风里。 她并不是没有吃过好东西。 稀世奇珍、龙肝凤爪,鱼怀瑾都藏过,好吃,但是她不喜欢。 而眼下手上这个山下寻常的是蔬果,不知为何,从第一口起,便是无缘由的喜欢。 是的,无缘由。 鱼怀瑾一边眯眼吃着青瓜,一边抬头看着远方的风景。 她悬于空中的双脚不自觉的轻轻荡起。 似乎是被秋风推着一样。 这处幽台正对北海方向,投目望去,海天一条蓝线与她之间,是独幽城此起彼伏、不计其数的建筑。 黑压压一片。 就像书院正中央最肃穆的那栋祭祀建筑屋顶的漆黑砖瓦一样。 鱼怀瑾张嘴又吃了口,没有顾忌的咀嚼着,她微微偏头,看了眼独幽城中最高的那座山。 只见,今日的幽山,一身绿衣,与这橙黄的秋景格格不入。 鱼怀瑾看着幽山上的望阙台,沉默不语。 之前她听书院内的同窗们说过一个关于这座望阙台的传闻。 鱼怀瑾觉得很无聊。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着。 女子手中的青瓜也越来越短,哪怕她已经很慢很慢的在吃了。 但总会吃完,就像这短暂的休息时光。 食盒中还有,但是鱼怀瑾没有再拿。 能在登山之时,有这片刻的歇脚宁静。 她觉得已经够了。 …… 林麓书院东南角有一处静谧院子,隐藏藏在葱葱郁郁得绿林之间。 院外是一带粉恒。 此时,这有一个古板女子,正提着食盒,步履沉稳的沿着院墙,行走到了院门之外。 鱼怀瑾抬手,准备敲门,突然动作一顿,瞧了眼门上对联: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她抬眉,感觉这副对联有些,便又仔细看了会儿。 渐渐看出门道来。 对联上联下联的前六个字都是鱼怀瑾熟悉的老师的字。 而这上联下联的后三个字就有讲究了。 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字体,也不像老师的字迹。 老师为何将这副对联贴出来? 鱼怀瑾凝神看了会儿,微微摇头,旋即抬手敲门。 吱呀———— 门被打开,一个蓝衣女童出现在门内。 女童一身淡蓝色书童装,系着宽长的白色腰带,头戴一顶小小的白色书童帽 发丝全都束在了帽内,只露出一张齿白唇红的圆润小脸。 鱼怀瑾闻见院中只觉异香扑鼻,放眼望去,所种花草极多。 “先生在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