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jian商_第53章 理清关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理清关系 (第1/2页)

    “嗯,若是可以的话,我也愿郑乾不涉及这些恩怨,一辈子在郑家村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可惜,时不我待,为了郑乾,我只能让他……希望将来,他可以不要怨恨我今日的放纵吧。”郑父神情坦然说完这句话。

    郑母彻底被郑父说服了,满肚子里希望郑父去派人接回郑乾的话都说不出口,只得强忍着眼睛的涩涩感,闭上了眼睛,喃喃道:“只愿我那无辜的孩儿一生康泰平安。”

    看着郑母这个样子,郑父扫了一眼被他丢弃在了书桌上的密文,眼里却闪过一丝对权利的渴望。

    郑乾,你可莫要让我失望啊!

    这时候,密室书房内的一个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郑父郑母对视一眼,立刻收拾好东西,两个人从两个方向离开密室。

    郑父通过密道回到了自己书房中,然后打开门,门外正站着一个内卫。

    郑父看着这一位风尘仆仆的内卫,侧身,内卫低头进了书房,郑父平静无波的关上书房的大门。

    “查的怎么样了?”郑父走到书桌旁,坐在凳子上,方才问道。

    内卫恭恭敬敬的举着一小卷帛书递给了郑父。

    郑父打开帛书的时候,内卫汇报道:“当年渭河郑家遭受了灭顶之灾以后,唯独家主和其庶子郑伯邗逃过一劫,最后投奔了同宗分家的徐清郑家,成为徐清郑家的外门之一。所以这些年我们一直查不到渭河郑家的半点踪影。”

    “我们这些年察访也都是小心又小心,不敢大张旗鼓,所以能查到的也就是表面的情报。你们也无需太过自责”郑父理解的说道。

    “是,”内卫继续说道,“不过这一次我们有了徐清郑家的这条线索,就等于开了一个口子让我们钻进去,不负众望,终于得到家主和庶少爷伯邗的消息。”

    “家主和庶少爷伯邗可曾健在?”郑父问道。

    “都在,而且统领一定不知道现在家主是何等的身份!”内卫突然激动道。

    郑父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哦?”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此时,远在县城的郑乾和郑九已经在一家高门大户的外墙脚下。

    郑九一脸惊叹的问道:“绝了,郑乾,你究竟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还不是你傻,所以想不到。”郑乾撇了撇嘴,纵身一跃,翻进了墙内。

    看见郑乾也不等自己就进去了,郑九立马急了,嘴里说着:“哎,你等等我!”

    身形也以极快的速度,跟着郑乾,翻进了这家高门大户——薛府之内!

    “咱们现在去哪里?总不能随意在府内乱逛吧?”郑九对自己和郑乾二人的前途深感担忧。

    一切来源于他不知道郑乾是怎么想的,他也不知道郑乾是怎么轻松找到薛家府邸,怎么又在这薛府内乱走……

    未知,往往伴随着很多的猜测,而猜测一多,人就开始乱七八糟的胡猜乱想了,以至于最后,被恐惧和不安占据。

    郑乾本不想搭理喋喋不休的郑九。

    今天一天之内,他和郑九说话,口都说干了不下三回。

    这个郑九有时候憨厚听话,有时候冲动傻缺,有时候又像足了一个好奇宝宝。

    说话也是要废精神的好吗?

    他郑乾大爷的精神很值钱的好吗!

    但是,当郑乾对上郑九略显不安的眼神,还有些在颤抖的脸皮,不禁默了一下。

    做过很短时间的心理咨询师,郑乾看出了郑九的不安。

    这么下去,如果郑乾继续不搭理郑九的话,那郑九要么就是被不安彻底掌控,要么就是强行压下不安,然后引发更多的神经症状。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会太好。

    再怎么坑,也不能坑从小一起长大的同村兄弟吧?

    何况郑九的父亲,一直待郑乾很是恭敬爱护。

    不看僧面看佛面。

    所以郑乾觉得自己有必要和郑九进行一次勉为其难的沟通。

    “我找到薛府的办法很简单,咱们村里的学堂有教过的。”郑乾先从怎么找到薛府解释的开始。

    “学堂教过?”郑九一脸懵,几乎完全不知道郑乾说的是什么。

    难道我们读的学堂不一样吗?

    我怎么不记得学堂教过了?

    是的,郑九一点都不奇怪村里有学堂,在这个只有士族才能学文习武的年代里,一个国朝偏远的边陲之地,深山老林之间,竟然有村庄有学堂?

    所以郑乾一直觉得自己村子简直太神奇了。

    “镐京赋,学过吧?”郑乾强忍着翻白眼的情绪,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引导着。

    郑九傻乎乎问道:“镐京赋有说到薛家吗?薛家这么厉害?”

    镐京赋,是前朝的一篇文章,是对前朝都镐京的歌功颂德之文,里面提到了很多繁荣的景象,栩栩如生,妙笔生花,所以一度被天下文人传阅、赞赏。

    就算是郑家村,也将镐京赋列入必读的诗词歌赋书单列表之中。

    “里面曾经有谈论过富商荣阳杨家的宅邸布局,还记得吗?”郑乾提醒道。

    郑九如梦初醒,他想起来了:“记得!记得!确实有。”

    郑乾继续解释道:“荣阳杨家是富商,咱们这县城的薛家也是富商,所以他们宅邸的坐落方向和镐京赋李的杨家,也是差不多的。天下制度一统,连城池内的布局也是不尽相同。县衙的官老爷们一个区域,士人一个区域,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