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8章 陛下太过分 (第4/4页)
。 “朕找你来,就是要给朕开锁,并且要保密!事成之后,朕赏赐金饼!” 孙其大喜,谢皇帝隆恩。 到了晚上,子婴召来值守皇宫的卫尉丞方勉。 “朕要去宫内一个地方,你给朕守好,不要让其他人来打扰!” 方勉遵命。 夜深人静,咸阳宫内,时而有举着火把的卫尉士兵巡逻着。 子婴、孙其、方勉三人,来到太史令官署档案室前。 这里大门紧锁。 孙其掏出工具捣鼓着。 没多久,门锁被打开了。 子婴让两人在门外等候,他举着一盏灯进入。 屋内有许多书架,书架上的书籍,简牍和本子皆有。 在左边,有一张案几。 子婴在案几上找着,找到了记载皇帝的本子。 在灯火昏暗灯光下,子婴详细翻看着本子,皇帝日常言行中值得记录之事,本子都有记载。记录还算客观。 看到某些内容时,子婴皱皱眉头。 关于皇帝说腿部有疾,上朝屁股坐椅子,后来又再有记录:经查实,帝腿无疾,帝说谎。 子婴有些不满,连这个也值得去查证吗? 本子还记录着,皇帝不守规矩,两次要求看史官史书,被史官拒绝。 子婴更加不满,连这个都要写进去吗? ———————— 档案室外,一队巡逻的卫尉士兵,看见档案室内有灯火,向这边走来。 方勉走向前,说道:“这里没事!” 这队士兵随即离开了,在别处巡逻。 —————— 室内,子婴看到了司马汇对自己的评价。 说大业皇帝言行古怪,异于常人。 说皇帝天赋异禀,很有想象力。 最后,有个综合评价,大业皇帝是明君,有瑕疵的明君。 子婴笑了笑,这个评价还算中肯。 对于本子记载的负面内容,子婴一笑置之,人无完人,哪个皇帝没有缺点。 当然,如果能把负面内容抹去就更好。 看了想看的内容后,子婴把本子放回原位。 司马汇做太史令十年了,对于嬴胡亥肯定也有记录。 子婴很好奇,史书是怎么记录胡亥的呢? 在原本历史上,胡亥没有单独的列传,是由后来的司马迁编写史书中记载在《史记》里。 那是因为项羽入咸阳后,屠杀秦国皇室、官吏,焚烧咸阳宫、阿房宫,许多秦朝以前所写的史书典籍,被焚烧一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胡亥作为皇帝,怎么可能没有单独的列传。 子婴作为皇帝,除了不能看自身的记录内容,有权查阅历代君王列传。 此前,子婴从来没看没查阅过史书,既然来了,顺便看看史书如何记载胡亥。 子婴举着灯火在书架上找了一会,找到了用竹简记载的胡亥列传。 这是子婴登基后编写的史书。 对于胡亥即位,史书否定了正统性,始皇帝半途驾崩,胡亥先杀扶苏、再杀尽兄弟姐妹,这是最好证明。 史书明确说明,胡亥残暴、昏庸,残害忠臣,不理朝政,导致赵高擅权。 能这样记载胡亥,子婴对司马汇还是有些佩服的。 大概看过之后,子婴把竹简归位,出得档案室,把门锁锁上。 子婴取出一块金饼给孙其,命人把他带出宫。 子婴再嘱咐方勉,今晚的事情,必须绝对保密。 第二天,司马汇来到档案室,用钥匙开锁,门锁是打开了,可觉得开锁开得没那么畅顺,跟以前开锁时不一样。 司马汇做太史令有十年了,对室内一切都很熟悉。 他发现,放在案几上的本子,有被翻动的痕迹。 难道有人偷偷入内? 司马汇仔细检查,发现胡亥列传有异。 可以断定,是有人偷偷进来过。 他实在不明白,这里都是档案卷宗,没什么可偷盗的价值,为什么会有人进来? 门锁有异样,肯定是有开锁高手开锁。 咸阳宫,乃是朝廷重地,被人偷偷入内,非同小可。 司马汇想出了其中关键,外面的人不可能悄悄进来,肯定是有内鬼,那还了得,必须要查清楚。 他快步前去御书房见皇帝,说出发现的异样。 子婴假装很吃惊,问道:“可有卷宗典籍被盗?” 司马汇道:“虽然一样都没少,但有人能进入不被发现,问题很严重,臣建议彻查宫中内鬼。” 子婴不耐烦道:“行了!朕会派人去查,做你该做的事情。” 他才不会派人查,敷衍一下打发司马汇。 宫中有内jianian,是问严重的大事,对于皇帝这个态度,司马汇大感疑惑,皇帝两次要求看史书如何记录他,会不会是皇帝所为呢? 尽管有这样想,但没有真凭实据,也不可能有真凭实据。 看着司马汇疑惑之色,子婴道:“太史令,去做你该做的事,朕很忙!” 司马汇退下,他觉得十有七八是皇帝干的。 明着不给看史书,就偷偷看,司马汇很来气,大业皇帝虽然是明君,这方面太过分了。 可那又如何?皇帝是绝对不会承认。 ———————— 秦国下雨的消息,传到了东方六国。 那些原本弹冠相庆的桥梁小丑,重新郁闷起来。 项羽经常独自儿喝闷酒。 刘邦更加不愿意理会政事,有戚姬陪伴,他乐在其中,把所有烦恼都抛诸脑后。 秦国风调雨顺,张良感受到的压力更大。 ———————— 四月份这天,褒水渠干渠后段。 训导部营地。 严临再次把李大环请到小帐篷吃饭。 两人已经建立起了不错的交情,边吃饭便闲聊,有说有笑。 每次请李大环吃饭,说的一些话,都是有计划、有目的。 吃饱饭足后,严临道:“李兄弟,我托大队长帮忙,终于打听到了赵国的一些消息,有关于你家乡的。” 终于有家人消息了,李大环急问道:“严大哥,我母亲和媳妇如何?” 严临露出一副难过的神情,说道:“赵国朝廷把投降的兵都定罪了,你媳妇另嫁其他男人了。”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李大环软瘫瘫坐着。 李大环如此反应,在严临的预料之中。 他没有立即说话,让李大环有个接受现实的心理过程。 李大环一直软瘫瘫坐着,神情悲戚。 他终于哭了,说道:“我回不了家了!媳妇也没了!” 严临安慰道:“李兄弟,你还有个弟弟,现在有十六岁了,可照顾你母亲了。” 李大环继续哭泣着,片刻后,说道:“母亲有弟弟照料,我也不用担心了!” 随后,严临带着李大环,回到了第十七号帐篷。 帐篷内的李大环,又忍不住哭了。 其他人都很意外,这是怎么回事? 郑六关心道:“李兄弟,何事让你伤心?” 李大环说出赵国把降兵定罪、媳妇改嫁一事。 消息一经说出,帐篷内的其余十三名赵兵,犹如被五雷轰顶。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又太令人绝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