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7章 升级内燃机 (第2/3页)
朱由崧,这家伙逃离南京城,在江南名声早就臭了,完全可以忽略……” 许三作为夏国的情报头子,早就对前朝的残余势力了解得非常清楚,先前说到的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这两个人,夏国的细作已经在各种藩地上活动了。 “如此甚好,南明诸王再成不了气候,成了气候也团结不起来……接下来该剿灭匪军了,李自成的残兵在秦地已经被逼上绝路。 张献忠的大西国迁到西川又开始忽悠一票人折腾了,这两人可以解决了……“ 陆舟指了指地图上的两个角落,除去了华夏本土最大两支反抗军队,剩下的两支贼兵也该剿灭了。 许三听言点了点头,他看两支贼军早就不顺眼了,还是尽早除去为好,只是这时又想起了什么,说道:“皇上,西南面又消息传回来,李自成有归降的意识了?我们该如何作态?“ “归降?“ 陆舟闻言冷笑。 李自成若是归降夏国,当然是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此后天下的贼兵再不敢折腾。 只不过,这李自成是个贼王,同时还是一个天生的造反家…… “李自成、张献忠这两人都除了去,留下来太危险,夏国也不差这两人!” 陆舟平淡的说道。 …… 翌日。 北京城内的大夏日报,接连爆出了三条消息,再次轰动了全程。 其中就是内燃机的正式问世,歌颂了夏国皇帝如何开启了夏国科研的新篇章云云。 第二条消息是刘青峰在九江城团灭了马士英,左良玉的大军,至此南明再无可调动的大军。 最后一条就是夏国剿匪令了…… “吾皇真是霸气,一统江山,不过是眨眼时间,看来南明不过如此。” “不错,先前城内还有些人不知廉耻,不少的士绅学子,暗地里祈求南明攻回北京城嘞。” “现在南明已经完蛋了,这报纸上不是说了,天下如今只有匪了……不在夏皇统治下的皆为匪……” 整座北京城的百姓都惊叹于夏皇的霸气,主要还是因为第三条政令,夏国宣布天下归一,现在正式进入剿匪阶段。 什么南明,大西国,闯王都已经不存在的,对于夏国来说,这些人都是如山匪,只是阻碍夏皇统治的小丑罢了。 而剿匪的任务,主要还是由河套地区的驻军进行,南边疆的几位南明藩王则是由少许夏军带着归降的前朝兵马陆续平定……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偏远,熟悉环境的降军能更好行动,只要武器充足就不成问题。 至于乌拉、刘青峰麾下的精兵则是在逐渐收拢,开始修养生息,专注于基建任务了…… …… 西北,秦地。 秋风萧瑟。 李自成自从回到了老巢就没消停过,按道理来说此处本是李闯的发家之地,回到了秦地关起门来就是易守难功。 可谁能想到的是,这秦地上不知何时有了许多忠属于北夏的小县城,就比如这西安城外不到三十里地的县署,县里百姓早就经过了思想改造,县令号称是个读书人,可带兵打仗厉害得要死。 想这些县城都是曾经夏国布下的暗子,李自成就算不懂星火燎原这个道理,现在也已经切身感受到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东山再起简直就算难上加难,更何况东面还有追兵堵截,北面有河套兵马不时打秋风…… 李自成感觉他的逃亡之路并未结束。 “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胡夏兵马开始大部进兵了,入犯我国!” 李自成麾下的小卒大喊着。 闯军现在地盘小的可怜,可李自成毕竟是做过皇帝的人,入了秦地后就宣称此处封国了。 原因则是张献忠也是这么干的。 只不过李自成的处境要比张献忠差得太多,秦地百姓鲜少有人听他的,想要再往西去甘肃等地…..甘肃等地也不行,因为那边听说有孙传庭带着兵马,孙传庭也是夏国的人。 “使节呢?先前派去给胡夏的使节?可是有消息传回了?” 李自成又连忙问道,他是知道反抗不成了,又或者是想延用以前对明廷的那招缓兵之计。 只不过今非昔比,小卒摇了摇头:“使节未有消息……也未……” “也未如何?” 李自成连忙问,他派去的使节可是身边亲信。 “使节也未过来,似乎逃了……” 小卒低声回复。 “他奶奶的!“ 李自成气得直爆粗口。 自从北京一路逃亡,身边的大将一个个战败身死,能用的人是不多了,现在连个可靠的使者都派不出来了。 “看来胡夏是真的想要来硬的了!” 李自成咬牙切齿,这样的屈辱他难以承受,虽然大半辈子的经历坎坷,可现在他已经是做过皇帝的人了,再被人如此无视就显得极不是滋味。 想当初他攻入北京城时,明军都排着队来投降,如此却完全不同了,在自己的老巢都得提心吊胆的。 “先征兵,召集流民百姓,越多越好。” 李自成烦闷不已,吩咐了一句后,走在大厅里不断思考着出路,只是没过了多久,府外传来了喧哗声。 “皇上,大事不好了,外边有贱民,开始造反了!” 有小卒慌乱进来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