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8章 大一统的步伐 (第1/2页)
大殿上,两名将领很快站了出来,手里拿着早就准备好的材料递上: “皇上,这是各大战区的情况。” 汇报的人是两名兵部年轻将领,从陆庄大学毕业被选送到京城,对夏国是忠心耿耿。 现在朝廷内的各路兵马多了,情报都会经过兵部里边的机构统筹,然后由陆舟做大方向的决策。 而一些年轻有为,带有新思想,对夏国忠心耿耿的将领,就是最好的人选。 “我们在中原的军队有多少?” 陆舟一边翻着册子,一边询问,现在国土疆域大了,兵源太散,但最多的精兵都是调集在中原...... “西南方葛三刀领兵五万,从河套狙击李自成部。 刘青峰率军五万,将李自成赶入陕西后,正南下清缴大西国的地盘,同时紧逼左良玉大军。 剩下就是乌拉总管的三万兵马在江南.......” 年轻将领很快回答道。 “京城守军还有多少人?” 陆舟又问。 “京城守军一万五千人,都是嫡系部队。 除此以外,倒是各地还有近二十万归降的明军,还在改造阶段......” 将领回答。 大夏都城的兵马极少,相比于历朝历代的情况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曾经的北京城是位于北国门,所以需要重兵把守。 可现在不同了,北京城的北边还是夏国领土,而且还是发家之地,甚至修建起了铁路。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陆舟身边带着有一万五千精兵,也算是绝对的安全了。 毕竟辽东还有陆大和杜二娘等人,北方还算是安全,没有任何威胁。 同时,在进兵中原的过程中,还有人提议过召集远北的天月军南下,就可以雷霆之势扫除明廷残余部队。 可陆舟并没有让沙阔南下,他心里清楚,在远北地区的西伯利亚,还要与沙俄做最后的决战...... “刘青峰与葛三刀各有五万兵马,已经完全足够了。 传令下去,追缴的军队开始收网,现下的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统一中原全境。 另外,乌拉已夺下扬州,要从京城分拨八百官吏,准备好南下接管南明朝制的工作。 ...... “等到江南平定,朕要亲自南巡!” 陆舟吩咐着说道。 半日后。 新的出兵政策就传遍了北京城。 随着南明主力的溃败,为了进一步落实夏国五年计划,夏国军队要开始彻底对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南明余部清缴,统一中原指日可待...... 同时,京都大学的设立已经初步完备,正着手向京畿各地招收学子,以便加快提升国民教育。 各地的互助社、夜校,也在积极的筹备中,整个北方区域都在快速的变化着。 第二日。 陆舟下了朝就往南殿赶去,在这里还有一干前朝的降臣等候。 大夏国很少重用大明的文臣,可是随着领土扩大,不断的吞噬土地之后,越来越多的大明官员主动归降。 这其中有如同孙传庭这般的大明良将,还有像刘泽清这样统治一方的大员....... 愿意归降的人无一不选择了与夏国进行妥协,并做好了接受大夏新的价值观,接受新思潮的准备。 陆舟开了些许后门,就算不能继续身居高位的人,做了许贡献的降将还是能保持富贵的。 而随着各式各样的大明官员投降,彻底放弃曾经的朝体制度,这也就意味着南明的政权的确是彻底溃败,让人看不到希望。 “臣,刘泽清,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南明的第一降臣刘泽清率先迎跪于地上。 他去年叩见朱由崧做从龙之臣时,都没有如此“真挚”过。 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眼前的帝王是朱由崧完全不可比的。 而现在的刘泽清,曾经的士绅代表,在归降之后就彻底准备放弃了权位,以后享一辈子富贵,也比在外征战得好。 “嗯,平身!” 陆舟淡淡点了点头。 对于这个刘泽清,他本来没有多大的好印象,可投降之后的cao作,对夏国来说还是有极大贡献。 先前那些闹事造反的监生,可是闹了天大的乌龙,最后反而被自己期待的南明军队给一锅端了。 建功立业的事情没有门道,反而彻底成为了天下人笑柄,可谓是悲催至极...... 除此以外,还有北方一干与江南军队有书信往来的大家士族,也彻底被陆舟抓住把柄,再也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曾经的大家士族,迟早要成为过往。 从这方面看来,刘泽清虽然贪生怕死,做出的贡献却是实打实的。 “谢皇上!” 刘泽清起身,眼神微抬时终于见到陆舟的面容,心中不由得震撼。 夏国皇帝果然如传言一般,是个极为年轻的君主,要是崇祯皇帝不亡,估计年纪还是要大些...... 崇祯皇帝刘泽清也是面见过的,可是眼前这位君主更显得从容,而这股从容不失威严,毕竟是身兼天可汗身份,百族归服下,皇气更显浩荡。 刘泽清看着周围的新式建筑,以及皇帝身边的各族侍卫,军装严整,一时竟然有些恍惚....... 前朝皇帝若是有这一半的手笔,估计也不会亡国了吧,而至于江南的朱由崧,更显得像是一个玩笑。 “刘爱卿,这段时间辛苦了,心中有何愿望,可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