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9章 南明分裂 (第3/3页)
。 而朱由崧还是信了。 泱泱中华大地,尽管北方山河易主,南明各地军阀在表面上都有一战的实力,只可惜saocao作太多...... “往何路去? 北方告急,史可法正与胡夏鏖战。 作为大明的臣子,不为国效力,还能往何路去?” 左良玉沉声说道,表面上还是顺从弘光朝廷。 这节骨眼上出兵造反是好时机,但这样做却太过于缺德,实在不占大义。 而且这年纪大了,身体也不答应。 除非造反理由充分。 “左公,北方告急,史可法已出兵,可凤阳马士英等部却屯兵金陵西北,布重兵于武昌后背,不知是何作用......” 后方继续有将领劝道,暗指弘光朝廷的小动作。 马士英屯兵金陵西北,直指武昌府后背,这番cao作明显是针对左良玉的。 而左良玉一听马士英三字顿时眼睛瞪起,两人明显是不对付,要谈及根源,还是涉及到崇祯年间的“党争” 明末的党争,可是一直到了南明还在继续,这也算是一件奇葩之事。 左良玉是东林党提拔起来,马士英阉党背景。 两人势同水火,要是左良玉出了老巢,指不定还会有被趁虚而入的风险。 自家门前着火,当下哪还管得着找夏军征战 左良玉气得身体微微颤抖,可深吸一口气,还是挥挥手: “不行,大明水深火热,江山飘零。 我受朝廷恩宠,岂能有负圣恩? 此事莫要再提......” 左良玉压住火气。 党派之争,还不足够理由造反。 况且自从两年前,朱仙镇一战失败以后,精锐的兵力差不多丧失完了。 后来归附他的大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军容看起来壮观,却不一定实用。 东下还是有些犹豫。 除非造反理由充分! “父帅,前段时间金陵细作回报,有前朝太子朱慈烺信使入南京,下达太子圣谕。 却被朱由崧打入大狱,秘密处死!” 左梦庚上前一步说道。 砰! “当真?” 左良玉这回站起了身。 朱慈烺这三个字过于刺耳,如果不是朱慈烺找不到,哪还有福王朱由崧什么事情。 要知道对于现在的南明来讲,除了收复北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找到朱慈烺了。 以崇祯皇帝在明廷皇室的积威,要是前朝太子在,各地归服,绝无二心。 就连朱由崧刚刚即位时,打的也都是为朱慈烺监国的名义。 江南念叨朱慈烺的官员不要太多。 而当下朱由崧心中有鬼,竟然第一时间抹去关于朱慈烺的任何消息,这cao作实在过分。 要是以此事作为借口出兵,是为上策,怕是倒戈支持的人都有不少。 “吾儿,此话当真,可真是有太子消息,被福王抹去了?” 左良玉对朱由崧的称呼都变了,赶忙着再一次确认。 “父帅,却是如此!” 左梦庚回答得极其肯定,同时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里里拿出数张明黄色的纸册: “父帅,近来江北等地也有流言,说是前朝太子从北面传下来的檄文......” 众目睽睽之下,左梦庚将手里的几张纸册递了上去,这其实就是夏国的宣传单。 内容是将朱慈烺的求救信拓印了无数份,在江北边境散发,现在终于是被送到了左良玉手中。 而左良玉手里拿着这宣传单子,心中又惊又喜。 朱明太子很可能尚且在世,朱由崧却隐瞒真相,暗地急于出兵。 这明显是逼着夏国撕票,把朱慈烺给弄死了,好稳坐皇位! 而在历史上,南明朝廷还真就爆发过一场波及甚广的“明太子案”。 朱由崧斩杀所有打探到明太子消息的信使,甚至谁敢说自己是朱慈烺就偷偷地剁了...... 剁了就算了,消息封锁不住,还让别人给知道。 这样的行径是让南明四分五裂的根本原因。 要说南明朝廷人人心怀各异,而其实最大的反贼还是朱由崧本人。 “果然是太子爷手笔,这纸上字迹,如我当年所见一模一样!” 左良玉指着这几封拓印的纸册,张口胡咧咧,不管是不是真的,当场认定是朱慈烺亲笔手写的书信。 下方众将又是一阵喧哗。 左良玉麾下还是有不少从明北过来,且忠于崇祯皇帝的将领。 此番消息确定,立马火冒三丈,痛心疾首! 捶胸顿足者甚多...... 平虏大将军左梦庚适时的跳了出来,大声喊道: “父帅,福王无德,不配帝位! 兵马准备好了。 船只也准备好了,船上有火炮。 顺着江流东下,不出半月,就可抵达金陵城下!” 左梦庚激动得不行,把朱由崧弄下来,他就是太子...... “左公,请下令!” 下方众将齐刷刷请命。 “哎,罢了......” 左良玉故作哀叹一声,又似乎“极不情愿”,挥了挥手,说道:“事已至此,只得出兵肃清朝政。 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出兵......” “尊令!” 众位将领喜笑颜开,连忙领上各营兵马,往富庶的金陵城扑去。 而左良玉的少数心腹,还真的早就做好了东下造反的一系列准备。 从汉口到蕲州,足足排列了二百多里长的军舰,蔚为壮观。 数十万的兵马直接登船而上,这其中有正规军,也有乌合之众,部分骑兵陆路而行,不过眨眼之间,就浩浩荡荡地顺江东下。 自此一来,南明朝廷的北伐计划才刚刚开始,却就开始分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