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78章:搬山 (第1/2页)
国庆节后的宋恪,或者说龙很忙。 他先是与龙基金,即慈善基金的代理运营官薛让见面商谈了整整一天,确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扶持计划。 大量繁琐的工作和事宜,让宋恪彻底明白了要运营一个慈善基金到底有多难。 如果心中没有一定的情怀,普通人就算有能力也做不来。 商谈完毕,宋恪直接划拨了1000万作为启动资金。 后面,会在龙网公布相关细则和捐助渠道。 相信以龙的号召力,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会是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至于后续的相关事宜,宋恪则甩给了越琳对接。 9号和10号两天。 宋恪在人民大会堂的小会议室中,分别接受了BBC和CNN两家外媒的采访。 谈及的问题,当然还是离不开他的强大力量和对于人类的意义。 只不过,BBC更侧重于从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角度来让龙来诠释自己。 但CNN就相对格局小了很多。 基本是三句话离开不开米国本土。 中间,CNN的美女记者凯瑟琳问了个相当敏感的问题,让当时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她问龙,如果将来的某一天,中米争端激化,甚至开战,你作为神一般的存在是会公正客观的调停双方纷争?还是会狭隘的为本国出力? 听到她的问题后,宋恪当时就笑了。 对于这个明显不怀好意的问题,宋恪也丝毫不客气。 他说,我首先是种花家的一份子,这点谁也改变不了!就算是神,那也是种花家的神。所以,你最好祈祷不会有那一天的到来! 宋恪的回答,让在场的CNN采访团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或许是为了缓和气氛,记者凯瑟琳最后提了个有些不着边际甚至搞笑的事情。 她说,现在米国网上不久前出现了一个名为‘救世会’的组织,以龙为精神信仰,目前该组织的注册人员已经突破了600万,在米国民间的影响力急剧扩张,他们甚至提出请龙来拯救米国民众,并拥戴龙成为新米联邦领导人,对此,你怎么看? 宋恪听完笑的更大声了。 他回答说,首先,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喜爱和信任,至于成为新米联邦领导人未免太过异想天开,现在这个局势,就是不要再挑动某些人敏感又脆弱的神经吧! 但记者凯瑟琳似乎有些不甘心,追问道,龙是否有访问米国的打算?相信你的到来会让米国民众感到振奋和鼓舞。 宋恪则意味深长的回答道,这个问题你不该问我,至少我肯定敢去,问题是你们敢请吗? 最终,访谈在一种紧张的诡异气氛中结束。 至于两家外媒访谈所引发的国际讨论,宋恪就没心思去关注了。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搬山。 没错,就是搬一座山。 川贵西南挨着云中省的深山中,计划开通两条公路。 助力沿途村里脱贫致富。 那里目前尚处于极度贫困之中,虽然特产不少,但因交通不便,难以运往外界。 只是在规划过程中,被一座近百米高的山体挡住了去路。 绕开它,不仅会增加一倍的路程还会面临更加险要的地形环境。 开挖隧道,则会延长工期,使投入更加巨大,且风险性很高。 于是,当地政府向龙发出了求助信号。 宋恪接到求助之后,二话没说直接飞去了西南。 在与前来援助的工程师协商之后,很快便确定了具体的山体截断位置。 “龙先生,截断位置已经标注好了,可以开始。”工程师指着山腰处表标注的两道红色标记说道。 宋恪看了看标记,问道。 “如果我把半个山体都搬走,对你们施工有影响吗?” 工程师显然愣了下,他们的打算是只需要龙截走半个山体,留给他们施工的空间就足够了,至于把半座山都搬走,他们没想过。 “影响倒是没有,反而大大有利于道路的铺设和安全性,但如果搬走半个山体,那么大的土方量您要把它放哪呢?” 宋恪呵呵一笑,说道:“我记得这边多是酸性土壤,以往有种土办法是土里掺沙,防止其板结化,所以我在来之前就跟相关的专家沟通过,可以把这些多余的泥土运到西部和西北地区的沙漠,那里有不少治沙工程,用这些多余的土跟沙掺和,应该能提高不少治沙的效率。” 工程师愣了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