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FIFA老手挑战北宋蹴鞠 (第2/2页)
们商量让自己上。 大家一琢磨,觉得反正也比不射男靠谱,就同意了,不射男这回反正也上场追忆了下逝去的青春,也就没提出异议。 下半场锣响,两队又开始点球大战了,赵明诚率先传球,一击干脆漂亮的直传,让跷球聂昌差点没接住,显然惊讶于赵明诚进步神速的传球水平,这波传球也给了众人极大的信心。 一轮传球之后,球回到了赵明诚脚上,左右颠了几下,抬高,赵明诚一脚迅速射向球场正中央高高的“风流眼”。 没中!球打网了,弹了下来,赵明诚错估了此时蹴鞠的弹力,酿成了这次重大失误。要知道此时的蹴鞠虽然也是空心充饱了气,但由于技术的差距,在弹力方面确实会相差很多。 不过,所幸的是,小萝卜头反应及时,球没有落地,被救回来了。小萝卜头赵鼎虽然年纪不大,才虚岁十五。 但是年轻就是本钱啊,加之小萝卜头自己速度奇快,身姿矫健,人又矮,常常可以接到一些极限球,所以在蹴鞠课上一向是表现极其优秀。 按照北宋的蹴鞠规则,只要球不落地,就可以继续传球射门。 于是球又一次传到赵明诚这里,屏息凝神,如游戏中被FIFA各代球王附体一样,赵明诚一记充满力量与速度感的射门,终于贯穿了风流眼,众人一阵欢呼。 逐渐熟悉了北宋蹴鞠的赵明诚,此时有点大杀四方,队友们除了传球,再也没表现的机会。 后面的比赛赵明诚以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姿态睥睨全场,对面程振和他队员都惊呆了,士气也是一落千丈,比赛结束后连拱手作揖都是一副死ma脸。 赛后,程振他们队垂头丧气的在校场一边讨论,另一边除了几个人继续在那里玩“白打”,其他人都围在赵明诚四周,群情激切。 “德甫,你刚才那个倒挂金钩实在太帅了,从哪学来的啊?”好基友聂昌忍不住赞扬道。 “别的不说,射门的命中率太可怕了”,一旁的小透明太学生出声道。 “他肯定偷偷练习了好久。”小萝卜头反正是还有点难以接受球场上如此犀利的赵明诚,因为这下子是万万找不回来场子了。 “承蒙大家抬举,最近不过是偶然间得一蹴鞠高人指点,突然开窍了而已,大家莫要大惊小怪。” 赵明诚自然象征性的谦虚一波,又提议大家,“我们还是先去看看朱球正的情况吧,顺便把获胜的好消息带给他。” 小萝卜头本来不服气的想提出要和赵公子单独solo“白打”,也就是花样足球,这时也不得不先随着众人一起去看朱胖子。 朱胖子此时脸上贴了好几贴膏药,一脸的郁闷。 在他想来,没了他后,剩下的替补也不可能接替的了他的位置,那比赛比分肯定被超的很惨,自己作为队长,也面上无光。 可他万万没想到竟然踢赢了,得知消息后的朱胖子兴奋的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忙表示以后球正让给赵明诚,不过被赵明诚推却了。 开玩笑,赵明诚确实喜欢射门的快感,但不是这种毫无压力射门的感觉,一点紧张刺激的感觉都没有,没人盯防,没人抢断,没人守门,射这种球门对赵明诚来说真的无趣。 ps:参考资料(原则上之前出现的参考资料后面如使用不会重复贴出来):宋人著《皇朝事实类苑》、顾坤《我国蹴鞠的起源与发展及消亡研究》、吴钩《宋代蹴鞠的玩法,跟今天的足球比赛一样吗?》。 pss:讲两则有意思的北宋蹴鞠故事:据《水浒传》所述,街头帮闲混混高俅就是因球艺高超而得到了端王(即后来的宋徽宗)赏识,而后成为皇帝的宠臣。端王在玩蹴鞠时,球落到了高逑面前,只见高逑抖擞精神,使了一个漂亮的“鸳鸯拐”(蝎子摆尾,或又名神龙摆尾),把球踢还给端王。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高逑凭这个鸳鸯拐,一下子把全场的人都给镇住了。 宋人刘邠的《中山诗话》则叙述的是另一个故事,一个和宰相丁谓有关并因踢球而扬名的人,秀才柳三复球技出众,他知道宰相丁谓喜欢踢球,为了升官,他天天等候在宰相府球场的围墙外,有一天终于等到球飞出了墙外,柳三复捡起球以还球为名进了相府,在拜见丁谓时,他把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头、肩膀、后背等部位颠球,球一直未落地(如此球技即使放在现在也算相当了不得了),丁谓见此大悦,给了柳三复一个官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