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独孤兄弟,别 (第1/2页)
一刻钟之后,待调息完毕,胡峰只觉五脏六腑暖呼呼的,原先的不适消失不见,反倒微微有些醉意。 “果然是陈年老酿。” 他暗自腹诽,微微睁眼,见新月当空,与自己同行,颠簸之中,骡车驶入两座大山深处。 “呀,你醒了。” 坐在一旁的许老六咧嘴笑了笑,把手中的葫芦还给胡峰。 “好些了吗?” 胡峰接过葫芦,点了点头,“可能是头风复发。” “我说话比较直,看你倒像是冻着了,喝点酒就好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是要去哪里?” “在下五柳,打算去三山城的。” “五柳?我说话比较直,你这个姓氏少见得很,不像是本地人。我姓许,排行老六,是这车队的车夫头,大家都叫我许老六。” “刚才多谢了。” “没事,跑货的人都得相互帮助才行。正好,车队也是要去三山城,你就和我们一块吧。” “谢谢。” “谢啥,不过……”许老六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胡峰手中的葫芦,“我说话比较直,你那酒给我喝一口行不?” “当然可以。” 胡峰将葫芦递了过去,许老六接过去闻了一口,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缺了个角的瓷杯。 “你还带着酒杯?” “嗯呐。” 他顾不上回答,倒出一杯,一口灌了下去。 “好酒啊!我能再喝一杯不?” “可以。” 十杯过后,许老六的鼻子头红了,话匣子也打开了。 “上次喝这么好的酒还是在哑巴家,那老小子藏了不少好酒呢。” “哑巴?”眼见夜色渐深,北风呼啸,胡峰和许老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对,三山城串子街鞋匠后面那一家,一个鳏夫,不会说话,无儿无女,不过家底挺厚实的,我说话比较直,老小子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你怎么知道的?”胡峰提起葫芦灌了两大口。 “吃饭、喝酒时的架势,感觉比商会里的大老爷还讲究。” 胡峰摇了摇头,对此并没有多少兴趣。 “现在好酒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 “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才几月份,就刮这样冷的风,粮食冻坏了,没法酿好酒。” 这件事胡峰也有所感觉,现在的天气确实有点反常。 “不过天气冷也有好处,商会的皮货生意越来越好了。” 夜深之后,车队原地休息。 许老六架不住酒劲,裹着麻布沉沉睡去。 胡峰闭眼调息,直到天亮,这才小憩了一会。 “来,吃饭了。” 杨管家从马车上端下馕饼和清水,招呼所有人去领。 许老六领了一份,见胡峰坐在车上不动,就对杨管家道:“再给一份吧,那位兄弟还没吃呢。” “这是商会的粮食,不是用来养闲人的!” 许老六撇了撇嘴,走到胡峰跟前,将手中的馕饼撕下一半,“兄弟,要是不嫌脏,就吃这个吧。” 胡峰不忍伤害他,接过来吃了。 休整完毕,车队继续上路。 快到南谷时,天已近晚,许老六阻住众人,走到杨管家跟前道:“前面谷中有土匪,经常趁夜劫人,咱们还是等天亮再走吧。” “不行!这批货是马上就得交给帮里的,不能耽搁!” 两人争执不下,杨管家以工钱威胁,许老六只得妥协。 行至南谷,许老六开口道:“过了这个山谷,前面就是三山城了。要说这三山城的由来,还要从三座大山说起……” 胡峰一直闭目养神,此刻听着许老六的唠叨,心神随之放松下来。 虽在车上,耳边也有车轮吱呀、马蹄踏地、笑声阵阵。 抬头望去,果见两座大山将道路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