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穿越者_第三百六十八章:参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参观 (第1/2页)

    建威二十六年八月五日。

    宁安市港口外。

    如今的宁安市正笼罩在蒙蒙细雨中。

    看上去那是别走一番风味。

    朱延栩站在黄鹂号的船头,看着前方这既现代,又颇具古韵的城市。

    内心的惊诧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这就和那句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那么神奇。

    码头中,风帆船和钢铁船一起在码头中进进出出。

    两种不同时代的海船就这么同时出现了宁安市的港口前。

    并不显得那么突兀。

    码头上到处都可以看见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人群。

    在码头后方,一条宽阔大道直通远处的城市。

    大道之中有绿色的隔离带,两旁有花坛,大树,步行道,自行车道。

    三轮车,四轮马车在道路中央行走,还有那自行车道上的两轮自行车。

    道路之上,两排路灯显得格外显眼。

    一排跟着车道,一排跟着人行道。

    道路与码头交汇之处,还有一座特别的路灯。

    路灯有三种颜色,红黄绿。

    这正是刘守义弄出来的红绿灯。

    过街也有专门的人行过街线。

    供行人过街所用。

    而更让朱延栩感到差异的,是码头后方那两处拥有巨大烟囱的房舍。

    这房舍之大,是那么的显眼。

    不久,黄鹂号靠岸。

    朱延栩走下了黄鹂号,看着眼前宁安市的冰山一角。

    惊诧之色留于脸上。

    显得那么的不自然。

    “是不是觉得什么都很稀奇,什么都很诧异,和刘姥姥逛大观园一个感觉”

    身后的刘海兴见此,上前笑道。

    朱延栩听后,有些脸红。

    “meimei不必听夫君的话,不必往心里去,他人就是这样,meimei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后方的肖莲兰也笑道。

    “多谢太子妃娘娘”

    朱延栩听后,定了定神,向肖莲兰拜道。

    “好了,都说了都是自家人,不必这么客气,走吧,坐上马车,我给你慢慢说”

    肖莲兰一把拉住了朱延栩,向一边的马车走去。

    自从朱延栩来后,肖莲兰就好像遇到了知音。

    同样是儒学,受华夏文化熏陶培养出来的两人,一见如故,可谓无话不谈。

    至少比只知刀剑骑射的蒙古女子塞音,西洋的伊莎贝拉,和一脸拘束的芸儿好吧。

    “那是什么”

    朱延栩抬手指了指码头边巨大的烟囱房子,问道。

    “那是火力发电厂,要去看看吗,走路去就行了,这两座还是比较原始落后的,北宫旁边现在正在建造一座最新的发电厂,明日我带你去看看”

    刘海兴向朱延栩说道。

    码头上的这两座发电厂还是用蒸汽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在刘海兴看来还比较原始。

    而随着汽轮机成熟。

    在北宫旁边正在兴建一座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发电厂。

    那才是刘海兴最想要的。

    以后南方十一省新得之地的发电厂,都会以汽轮机为动力驱动。

    老式的发电设备也会逐渐替换。

    听说是发电厂后,朱延栩也来了兴趣。

    于是一行人舍弃马车,步行往发电厂而去。

    而刘海兴到后,也引起了港口内百姓的轰动。

    众人像欢迎英雄一般向刘海兴欢呼。

    并自决让开道路,供刘海兴通过。

    朱延栩看着眼前的场景。

    心中泛起了一丝悲凉。

    哪怕是自己皇兄,在大明内或许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啊。

    虽然朱延栩觉得这或许是刘海兴事先安排的。

    但是朱延栩很快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就算是安排,那又能演给谁看呢。

    自己如今也仅仅只是刘海兴的良娣,后宫一份子。

    完全没必要演给自己看啊。

    而朱延栩刚刚也看到了。

    在船只逐渐靠岸前,码头上的人都还在忙碌着。

    之前也听过肖莲兰说起过。

    汉海王国国内百姓对刘守义和刘海兴极为拥戴。

    甚至已经捧为神明来祭拜的程度。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汉海王国的一切,都是刘守义和刘海兴缔造的。

    不是这二人,汉海王国根本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自然众人才会顶礼膜拜。

    一开始朱延栩还有些半信半疑。

    但是看到码头上的场景后。

    朱延栩相信了。

    刘海兴并未多说,而是挥手向百姓示意,然后带着众人径直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