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七节 永宁坐堂 论罪二王 (第1/2页)
潘广尧随讲之前战况粗略说了一遍,又说慕容老王爷负了伤,眼下以被送至宫中修养。潘广尧之所以返回行宫,是领了昭命,前来通禀尚在行宫的各部官员,即日起立刻到任,不得延迟。 听到慕容桓并无大碍,沈牧稍稍心安,又闻圣人降临,心中骇然不已。 当即拱手拜道:“潘王爷,末将有个不情之请,不知王爷能够借沈牧半点胆识!” 潘广尧对沈牧为人颇为喜欢,却听的慕容桓常说此人常常剑走偏锋,一时不知沈牧又要抖些何等机灵,便小心问道:“你要作甚?” 沈牧神神秘秘,压低声音道:“末将想请王爷至行宫正殿,验明圣人遗体!” 潘广尧被沈牧这句话吓的倒退两步:“你这小子找死不是……万一……这可是要杀头的。” 沈牧正色道:“王爷难道不想知道其中缘由么?如今行宫上下已无重臣,以王爷身份,只需随便找个理由便可以接近棺椁。咱们……咱们又不是要去破坏尸体,只是看一眼,认一下。瞧瞧真假!” 潘广尧凝眉道:“你的意思是……” 沈牧道:“圣人入殓是百官亲眼所见,如今忽然又活了过来,实在令人生疑,这话听起来忤逆,然于国家大事,又不得不去验证。否则……” 潘广尧道:“本王懂你的意思了……这两个圣人里面自然有真有假,你是担心……”潘广尧说道此处,心中震惊比之方才见到永宁帝驾临还要更甚。 沈牧说的没错,如果棺椁里面的那位是假的,倒也没什么问题,如果身在宫中的那位是假的,那可就…… 此事不容懈怠,潘广尧领着沈牧连忙进入前殿。 前殿只剩几名守卫看守,两名太监正自打扫内殿。 见着潘广尧,那两太监卑躬屈膝拜倒在地。 终究来晚一步,那殿中棺椁早已不在。潘广尧问了那两名太监,二人直说方才羽林卫已经将棺椁抬上马车,自后门运走了,却是不知要运往何处安置。 潘广尧、沈牧相视一眼,事态紧急,容不得他们多想,夺门而出,直往行宫后园追去。 不想到了后院偏门,却不见有任何痕迹。 潘广尧不解道:“奇怪了,这些人哪里去了?抬着棺椁怎会走的这般快?” 沈牧沉思片刻,忽道:“糟糕……咱们快去后花园。”说话间,拔腿就跑,飞也似的往后花园而去。 潘广尧闻言,虽不知沈牧因何如此紧张,却也不得不跟上去。 感到后花园时,却见沈牧独自站在池塘边发呆。 潘广尧走上前问道:“沈牧,你在看什么!” 沈牧身子一口气,手指平静的湖水,说道:“咱们来晚了,棺椁只怕已经在这水池中了。” 这处水池,便是当日沈牧遇见陈萍和晚晴公主的地方。沈牧想到羽林卫既然没有将棺椁抬出行宫,那必定会就地掩埋,以蒙耳目。而这池子便是最佳沉棺之处。 所以当沈牧奔来之时,见着水面仍有些许水纹回荡时,他虽未亲眼看到羽林卫沉棺,却也知自己是猜对了! 潘广尧尚未说话,却见两名太监跑了过来。 一人见着潘广尧,喘口气道:“王爷,圣人有旨,请你办完事,尽快赶回宫中。” 潘广尧应了一声,到了谢。回首冲着沈牧道:“别想太多……如今走一步算一步,本王先行进宫,你也随我一同返京吧!” 沈牧想着这棺椁既然已沉入湖中,依自己的能力,暂时无法将它弄出来。眼下这里无事,还是先回王府别苑等候的好。 当即便取了行礼,于潘广尧一行快马加鞭,返回京城。 一路上沈牧想了许多事,将这几日所生的变故一件件串起来。 将进内九城时,沈牧将潘广尧请到僻静之处,看了一眼四下无人,沈牧道:“王爷,末将有些话,王爷不妨听一听。” 潘广尧见沈牧神色凝重,心知他定有诸多叮嘱,便道:“你但说无妨……” 沈牧道:“王爷今日进宫,其危险更甚。如果沈牧猜度不错的话,圣人一定是请百官商榷如何处置齐王等人。王爷听沈牧一句,凡是涉及皇子的罪名,王爷一概不去讨论。而对于耿、陶两位王爷的罪名,王爷一定要坚持下去。耿、陶二王死不足惜,圣人自是希望百官支持。而齐王和昭王却是皇家子弟,他们纵然有错,也只能由圣人一人决断。” 潘广尧道:“沈牧,本王怎么听的出你这话里有话?” 沈牧长叹一声:“只怪沈牧大意了,现下想起来,小禹王曾经说的那句话,才是此次事件的重中之重!” 潘广尧凝眉:“禹王说了甚么?他一个黄毛小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