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孤城 (第2/2页)
口上,不过自己也受力向后一退。 一根长枪猛地刺过来,身旁的士兵躲闪不及,身体几乎被长枪刺穿,后背的甲衣被顶起一个凸起。 那清兵猛地抽出长枪,汉军士兵倒在地上,地上的雨水变成了血水。 赵勃济怒吼一声,冲上前与攻上城墙的绿营兵厮杀在一起。 雨水混着血水,刀柄湿滑,一不小心赵勃济长刀脱手,从另一个华夏军士兵的头上飞过,赵勃济吓了一跳,好在那个兄弟浑然不觉,和一个绿营兵你来我往的厮杀着。 终于一刀刺死对手,回过身看见赵勃济看着自己,得意的咧嘴笑了一下。 赵勃济从地上捡起一把长刀,再次上前厮杀,直到觉得拿刀的手臂如火烧一般酸痛,方才从人缝里退到后面。 后方休息的兵士坐在地上,大口喘息着揉捏发胀的手臂,有兵士端来温水,赵勃济喝了几口,抓紧时间补充着体力。 如此厮杀良久,清兵方才退却。 此时雨终于停了,赵勃济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才发现城墙垛后的一排雕龙排水孔,龙嘴里吐出细细的水流,那水红的如血,嫣红刺眼。 赵勃济寻了一处坐下,抬头看了看天空,云层不似最初那般厚重,似乎要放晴了。 忽然有个士兵跑了过来,“阎大人请赵将军去北门。” 赵勃济心中一震,莫非是北门要失守了,连忙从地上跳了起来,对那个士兵道,“走!” 赵勃济策马到了北门,阎应元等在城门前,虽然这边也是一片狼藉,不过并没有突入城内的清兵。 赵勃济奇道,“阎大人有什么事?” 阎应元道,“城外有一队兵,领头之人说是大人旧识,我怕是鞑子使诈,所以请大人来决断。” 登上城头,赵勃济看到一大排战舰,一队华夏兵正在城下,领头之人正仰头望着城墙上,面目看不分明。 赵勃济大声道,“我就是赵勃济,你是何人?” 很快一个激动地声音传到,“勃济开门,我是勃元啊!” 赵勃济揉揉眼睛,看着城下走近些的人,不是赵勃元又是谁,一时激动地道,“快开门,让我哥哥进来。” 不等旁边人行动,赵勃济飞奔下城,迎到门口,一把拉住赵勃元的手。 两人相视默立,良久赵勃元道,“你小子干得不错!” 赵勃济有点不好意思的咧嘴一笑,“多亏了阎大人,不然我们连个落脚处都没有。” 阎应元也从城上下来,抱拳道,“见过赵大人!” 赵勃元拱手还礼,赵勃济道,“阎大人,我哥哥勃元,和万元首是拜把子兄弟。” 阎应元闻言脸色更加谦恭,“元首果然义薄云天,没有忘记我等。” 赵勃济笑问,“我们这里围困久了,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南京可是已经收复了?哥哥带了多少人马?” 赵勃元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处,我们换地方说话。” 阎应元连忙道,“失礼失礼,将军远道而来,怎么能站在这里说话,快请快请。” 众人进了城中府堂,阎应元摒开左右,堂中只剩三人时,阎应元道,“将军带来多少兵马,外边如何了?” 赵勃元叹道,“惭愧,华夏军主力西入四川,东线现在只能在安庆一带和胡人对峙,一时无法派大军来救,舰队本是协防安庆,这次来已经是我擅自调兵。” 闻言,两人的希望破灭,难掩脸上的失落之色,不过心中感动,赵勃济道,“大哥如此,勃济即便战死,心中也无遗憾了。” 赵勃元道,“虽然大军无法来援,不过我带了些粮食,还有从元首那里要来的新式武器!” 说话间,忽然有炮声响起,一声接着一声连绵不绝。 三人出了大门,往炮声响起的方向赶去,登上城墙看到,是停泊在江中的战舰正在开炮。 阎应元眯着眼睛望了一会,惊叹道,“好漂亮的大船,打的好远!” 赵勃元道,“在陆地上难以移动的重炮,安放在船上可以轻松调整炮口。” 赵勃济兴奋不已道,“能打这么远,这些炮怕是有上万斤吧!” 赵勃元道,“嗯,重炮大概有万斤重!” 阎应元道,“好家伙,我看一艘船起码十几门炮!” 当最后一艘船的最后一声炮响结束,连绵的炮火停歇,不过第一艘船的炮火再次响起。 强大的火力瞬间引燃了城墙上的士气,士兵们欢呼着万岁。 阎应元终于露出一丝喜色,“军心大振,士气可用!” 赵勃元道,“还有一个我军新式秘密兵器,等鞑子来攻时演示给你们看,我走时就留给你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