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冷兵器时代的坦克 (第1/2页)
巍峨白甲,如同一道巨崖,自西向东压来。 白甲兵来的太快,叛军兵营都快要乱成一锅粥了。 两刻前才有斥候急报,十数里外多有白甲骑兵出没,似是敌军探马,两刻后,数千白甲骑兵便杀到了十里左右。 哪有这样打仗的,一点章法都不讲,说来就来? 不说提前派游骑探阵,至少要考虑考虑,这可是义军老巢,白甲兵竟如无人直境,长驱直入? 就不怕法王与大将军尽起雄兵,将你围死了? 要是怕,李承志就不来了…… 行进至离泾州约十里处,与叛军斥侯遭遇后,李承志便令郭存信与李亮、宋礼深等率步兵与辅兵扎营,只率带三千骑兵与一千车兵向东快速推进。 等赶到叛军营外时,已见有大量叛军集结出营,漫天遍野全是人。 人若上千,彻地连天,人若上万,无边无沿! 这泾州城下的乱兵和乱民何止上万? 视线之内全都是人,密密麻麻,无边无际。从五六里外一直延伸至泾州城下,就像是数不清的蚂蚁在蠕动…… 再往近处看,三四里外营寨连栋,拒马成林。随着烟尘升腾,一队接一队的骑兵与车驾自军营中奔出,快速的在寨前列阵。 其中甲卒竟然不少。十队骑兵,至少有五队都披着札甲。 “还袭不袭了?”李承志看着胡保宗,笑吟吟的问道。 胡保宗猛的一噎,心有不甘的摇了摇头。 出兵前,胡保宗曾称,若是叛军营寨不严,阵容不齐,便由他率黑骑冲一次阵,好叫李承志看看,骑兵是怎么用的。 李承志一口就答应了一下来。 想想也不可能。 就算再不懂兵法的军将,也知道外紧内松的道理,立营扎寨时,自然会将精锐布置的最外围。 更何况乌支李氏还是军功起家,要比家学渊源,不说李承志的先祖,便是比起安定胡氏都高出了好大一截:人家的始祖,可是飞将军李广。 要是连基本的安营扎寨、外紧内松的军法都不懂,李文孝还起什么兵,造什么反? 果不其然! 看眼前的阵势就知道,叛军再乱,也不可能在大白天让人偷了营。 “那你怕不怕?”李承志笑问道。 “呵?”胡保宗一声冷笑,“土鸡瓦狗罢了!” 嘴里这样说,但他心里还是挺重视的。 蚂蚁多了也能咬死象。 更何况,对方并非全无还手之力的流民。 刚接到敌报,竟然就能有如此多的叛军出营,看阵形也不是太乱,这些兵八九应该算是敌军精锐了。 听着敌将气急败坏的催促声和喝骂声,胡保宗又有些蠢蠢欲动:“不若趁敌阵不稳,先小小的冲杀一次?不多,给我一旅骑兵便可……” 来这么急,当然不是来看戏的,李承志本来就抱的是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的心思。 但却不是胡保宗这样愣头青的打法,就知道冲冲冲。 满打满算,自己手上也就三千骑兵而已…… 李承志微一沉吟:“冲杀就算了,试探一下还是有必要的,不过也轮不到你!” 他转过头,朝李松身后的李昭说道,“你去,率厢车百驾,弓兵八百……但只限探阵,不得深入,距敌阵不得近与二十步……” “得令!”李昭猛一抱拳,转身而去。 “皇甫让!” “末将在!” “率丙字营,替李昭掠阵!” “诺!” 看李承志竟然真的不派他,胡保宗有些急眼:“为何不派我去?即使黑骑只是半甲,不如白骑强盛,你也该让皇甫让的丙字营去才对,为何是李昭的弓兵?” 蠢货! 李承志很想骂一句,但终究不是私下里。 在这么多兵将面前,多少要给胡保宗这个副帅留些颜面,李承志只是瞪了他一眼,又往前一指:“看就知道了……” 这是叛军的老巢,即便士气再壮,胆子再大,骑兵还敢冲进帅帐不成? 天知道里面藏了多少兵,敢往里冲,十之八九是被围死的下场。 当然,胡保宗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早绝了突袭的心思。他不理解的是,即便是探阵,也该用机动性最强的骑兵,李承为何要用慢一拍的车兵? 李松隐约想到了一些,但是不太确定。 就数李时感受最深,呲着牙提醒着胡保宗:“胡校尉,贼兵不但有弓,还有弩……” 胡保宗稍愣了愣,又偷偷的撇了撇嘴。 原来是惜兵的毛病又犯了?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怪不得他带了这么多的厢车…… 所谓的厢车,其实就是将官驾掀了顶的马车,四面都围有五尺高、三寸厚的车壁。 这玩意不算李承志创造出来的新事物,老早就有。大多都是供官员贵妇乘坐。 用来打仗的记载也有。 西晋末年,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在泾州起兵造反,前后击败并斩杀了秦州刺史胡烈,也就是胡保宗的十三世祖,又大败扶风王司马亮、汝阴王司马骏、首任凉州刺史牵弘、次任凉州刺史苏愉、三任凉州刺史杨欣、西晋名将文鸯、以及妖后贾南风的爹贾充等等一系列的英雄人物,及数十万的西晋大军。 一时间竟无人能敌? 戏剧性的是,他最终却败给了只率带了三千五百兵的马隆之手。 不说像胡保宗、李松这种土著,便是李承志看到这一段史书时,也是一脸惊奇: 马隆只靠三千余兵便大败秃发权机能数万铁骑的法宝,竟然是厢车加磁石? 他令所有部下全部穿皮甲,执木杖,不带半枚铁器。然后用数百架厢车拉着磁石,去找秃发树机能决战。 披着铁甲的胡骑和战马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一个劲的往官兵的车阵前冲,结果都还没冲上去,手里的刀和枪却先飞走了? 惊慌之下,被晋军拿木杖就捅死了数千。 剩下都只当这是天罚,神迹,数万铁骑竟然逃的逃,降的降,最终一败涂地…… 李承志便是受此启发,想起了明朝的偏厢车。 孙承宗拿这东西连清军的火器都能防往,没道理防不住弩和箭? 马车都是现成的,只是往四周围一层厚木板,工序并不复杂。五六天的时间里,杨舒就给他弄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