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画中的线索 (第1/1页)
六朵菊花傲立风雪之中,各自绽放、各有韵味,盯着这六朵菊花,姜夏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线索。 他低下头来,活动了两下脖子,然后四周环视了一下,胡悟和齐菲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了踪影,整个大厅就只剩下了他们两个。 姬忘寿就坐在自己身后,正拿这个小本写写画画,神态和之前的曹珍颇为相似,不过警惕性就高的多了,姜夏几乎是刚转过头来,她就抬起头来看向他。 “有什么发现吗?” “嗯……我倒是发现了一些东西,也不知道是不是线索,总之我觉得可以找一找试一试。”姜夏说。 “看来你确实挺快的!” “哪里,哪里,还不知道对不对呢……”姜夏依然没有上车。 “算了,快带路吧!” 姜夏带着姬忘寿走到了最近的“红菊”走廊里,一边走一边故意大声的的跟姬忘寿讲解他的想法。 说起来也很简单。 这幅画中一共有六种不同颜色的菊花,绿菊山庄里也正好有以六种颜色命名的房间和其配套的走廊,最关键的是,每个走廊上都挂着画风和十分相似的画作。 姜夏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走廊里的画上可能暗藏了宝藏的线索。 姜夏在“红菊”走廊里转了转,墙上挂了各种红色菊花的画,其中果然就有一幅“血菊”。 姜夏动手将这幅画拿了下来,但是并没有马上查看这幅画到底有什么玄机,接下来他们又从其他的走廊上取得了其余的五幅画。 姜夏和姬忘寿捧着这六幅画重新回到了大厅,并把它们堆到了桌子上。 既然看出点儿线索,放在随时可能出现其他人的地方研究无疑是引起别人觊觎的好办法。 刚才他们搜集这些画作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其他人,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两人三下五除二就把这六幅画的装裱拆了下来。 滕长天严令禁止的只是不能挪动和破坏这幅画,其他的画可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拆解完毕之后,两人迅速分工。 姜夏负责研究这六幅画的画面本身有没有线索,姬忘寿负责研究那些拆下来的装裱材料。 过了好一会儿…… “你那边有发现吗?”姬忘寿问。 “除了发现这几幅画都是有些年头的无名作品之外,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你那边呢?”姜夏反问。 “我这边也没有,除了发现这些装裱的材料都挺高级,老爷子舍得花钱之外,什么暗格或者隐秘的文字也没有发现。” 姬忘寿放弃了对这些材料的观察,决定和姜夏一起研究这六幅画。 “别着急,我们再看看。” 又过了一段时间,姬忘寿放下了他手中的画作。 刚才她对每一幅画都做了火烤、浸湿等各种各样可能找出隐藏文字的处理方法,这对她来说小菜一碟,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反而把这些画都弄得破破烂烂的,画都没办法看清楚了。 不过也没有关系,反正两个人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难道这个思路是错误的? 两人又到每一个走廊挂着那幅画的地方探索了一番,依旧什么线索也没有找到。 会到大厅的姜夏坐在原来的位置,忍不住再次抬起头来,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上。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他开始自我怀疑。 姬忘寿可不这么想,她现在想的是另外的问题。 毕竟他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寻宝,而是找出通天塔的人。 她仔细的想了想,姜夏的思路说不上没有道理,甚至是比较浅显的,只要回房间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周围的环境,再多少自已观察一下,多半是能够想到这个线索的。别的不说,那个看起来就挺专业的曹珍一定能发现。 可是之前那么多人围在那里,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一点,让他们两个最后来看画的人拔了这虚假的头筹,这其中有好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线索是以一种可以带走的例如纸条之类的东西存在着的。之前发现了这个线索的人已经偷偷的趁所有人不注意分别去到这六幅画的所在地将线索取走了。 第二种可能,姜夏的这个寻宝思路完全不对。但是到底对不对没有试过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这些寻宝者之中要不就是蠢到完全没有发现这个线索,比如可能一直和那两首诗较劲的胡悟;要不就是已经得到了作弊的方法,知道滕长天不可能用这种方式出谜题,比如可能存在的那个滕长天的不为人知的后代;要不就是已经将这个后代掌握在手里的通天塔。 第三种可能,这个寻宝思路过于浅显,因此有一些人就算是看出来了也不会认为滕长天会出这么简单的题目。比如说看起来很专业的曹珍。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的话就会非常麻烦,因为根本就无从查起,不知道到底是谁拿走了线索,不过正如第三种可能的说法,这种谜题太过简单,根本就止不上用三天时间来破解,因此可能性最小。 第二种可能看起来比较糟糕,但实际上并没有让姬忘寿感到麻烦。她巴不得通天塔掌握了那个不为人知的后代,然后一鼓作气拿下宝藏,她好顺藤摸瓜直接将其拿下。 第三种可能…… 姬忘寿略微心里有些不舒服,这么简单的谜题,她和姜夏还郑重其事的研究了半下午。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个可能姬忘寿不太愿意想,若是真的的话,那可就太糟糕了。 看了看眼前再次陷入这幅名画中的姜夏,姬忘寿决定再研究一下那两句诗,或许真的有什么玄机在里面呢? 姜夏呆呆的看着那幅画。 六朵傲立雪中的不同种类的花…… 六个不同颜色的房间…… 两句有些蹩脚的题诗…… 梅松和滕长天的印鉴…… 还有一个模糊了字迹,隐约能看到一个“三”字的印鉴…… 它们中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姜夏百思不得其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