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珠光宝气 (第1/1页)
结果可想而知,太上老君出示拐杖信物时,王母娘娘淡定地道:“你且看拐杖下是什么?” 后来,这座山便被命名为娘娘山。 再有,相传始皇帝东巡,就是在此看到了一块陨石,结果重病不起。 关于这座山的传说数不胜数。 三人来到山上之后,李氏兄弟不知道夏羽有何目的:“夏羽,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 “休息。” 夏羽展开一块白布,席地而坐,把带来的干粮分给李氏兄弟吃。 吃过之后,夏羽蒙头大睡。 李氏兄弟在一旁,就是不明白夏羽到底在想什么。 突厥人三万,刘武周三万,双方加起来就是六万人马。 晋阳城中的驻军不过五千。 五千对上六万,以卵击石。 李建成忧心战事,站在高处向晋阳城的方向眺望,也仅是能看到兵器森然的寒光。 “二哥,你一会儿就上去看一眼,晃得我眼都花了。” 李建成看了一眼夏羽,无力地摇摇头。 若非平时见过了太多夏羽的手段,他真得怀疑对方根本就是一个骗子。 等到了晚上,夏羽才长长地打了个哈欠,拿出两套百姓的寻常服饰,让他们换上。接着,又拿出斧子,让两人别在腰间。 三人打扮成樵夫,向着山下的小镇上走去,路上夏羽给他们两人交待了一番。 来到小镇上,夏羽三人走进镇上最为豪华的客栈。 “小二,把你这里最好的菜给我们上来。” 店小二哟嗬一声:“三位客官,不是我吹,虽然这个小镇不怎么样,可是我们店里最贵的菜,怕是你们吃不起。光一份清蒸鲈鱼,最少也得一两金子。” “我说你这个店小二,狗眼看人低,欺负我们没有金子,是吧?”李建成圆睁着眼睛,吓得店小二向后退了两步。 李世民充当老好人,拿出一块不规则的金子,抛给店小二:“你看这些金子够不够?” 店小二看到金子,两眼发光,鸡啄米似地安排三人坐下。 要找钱时,李世民大手一挥:“不用找了,剩下的全部给你。” 店小二在客栈里从来没有见过出手如此大方的人,连连道谢。 此时正是上客时侯,店里络绎有人到来,见到三个打扮普通的樵夫,坐在大厅里吃着最贵的东西,心里都不禁大为讶异。 李建成:“这次发现的那个金矿,啧啧……” 夏羽装作不小心,身边的口袋露出一条缝儿,好家伙,里面全是金澄澄的光。 金子啊,全是金子,食客们眼都被晃花了。 听到他们三个说着“金矿”,他们全部竖起耳朵。 为了吊他们胃口,夏羽三人接下来所说的事情,与金矿毫无关系。 酒足饭饱,三人走出客栈。 一大批食客结账,远远地辍在他们后面,他们都想从夏羽三人的身上得到金矿的消息。 要是有了金矿,这下就发财了。 谁知走在半路上,他们跟丢了夏羽三人,三人凭白无故地在他们面前消失了。 要说这是怎么回事?那是因为夏羽得到了魔术布,就是现代魔术师用得一种布,可以借着周围的环境,消失在原地。 三人只要不发出声音,他们就找不到。 “你们快看,山上那时什么?” 顺着一个食客的惊呼声望去,只见娘娘山上腾起一道五彩的柱形光芒,真冲天际。 珠光宝气,夺人眼目! 见到如此异像,众人纷纷猜测那是金矿发出的光芒,争相跑向山上的发光之处。 这是阅读器奖励的霓光灯,光度极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熄灭。 等到众人赶到埋在霓光灯的地方,霓光灯自动熄灭。 众人废尽心思寻找,结果遍寻不到,他们无比确信,娘娘山上有着诱人的金矿。 再联想娘娘山的传说,他们对于金矿的说法,确信无疑。 整个晚上,食客们在山上争相寻找着金矿,而夏羽三人已经来到山下的客栈,自行睡觉去了。 “夏羽,这个计策行得通吗?感觉就跟个儿戏一样。”李建成并不认为这个幼稚的计策可行。 夏羽睡下:“行不通的话,我们就实行第二套方案。” 第二天早上,络绎地有人从山上下来,一夜未睡,眼睛红肿。 夏羽三人依旧高睡未起,不过娘娘山有金矿的消息不胫而走。 就在昨天晚上,霓虹灯的光直冲天际。 这个异像早就引起了突厥将领康鞘利的注意,第二天一大早,就派出探子出去打探。 《博物志》有记载,张华路过一座石桥,见一道光芒直冲斗牛,在河里打捞到上来龙渊剑。 康鞘利对中土的风物人情很是感兴趣,昨晚的宝光第一时间让他联想到《博物志》上的记载。 此次可汗派他前来,明面上做出兵压晋阳城的举动,真实目的却是想迫李渊在之前的盟约的基础上再做出让步,每年给突厥再多进贡三万两银子,一千绢布匹。 不过现在娘娘山上出现了宝物,那事情就另当别论。 宝物不等人,先把宝物抢夺到手,再行进攻晋阳,两边都不耽误,嘿嘿…… 正这么想着,探子回报,说昨天小镇上的客栈里来了三个樵夫,布袋里装的都是黄澄澄的金子。 据说,他们在娘娘山里发现了储藏巨大的金矿。 康鞘利马上意动,眼前立马浮现出金灿灿的光,要是带了大量金子回去,可汗必然对他另眼相看。 “这个消息准确吗?” 康鞘利迫不急待地问道。 “这个……应该是相当准确的。”探子含糊其辞,也不敢把话说满了。 “那我们还等什么?快点去娘娘山。” 康鞘利带着大军,走出十里地以后,发现皮靴都忘了穿。 晋阳城的关系其实十分微妙,三方势力都在观望。 刘武周驻扎在南边,康鞘利驻扎在北边。 两边都不愿意先进攻晋阳,因为一旦一方先动,后动的势力万一受到两方势力的夹攻,情形那就岌岌可危了。 刘武周也是一个相当有正义感的人,以正统的汉人自居,不屑与突厥为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