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_第八一四章为了娶媳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一四章为了娶媳妇 (第2/2页)

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储备,仅仅炮弹就运上去了七千余吨,如果分散到毛子的每个人头上,差不多每个人相当于零点三吨左右。

    当然,炮弹依旧是不足的,炮弹不足,那就依靠子弹来凑,这样以来,毛子每个人分到头上的子弹是差不多零点二吨,也就是二百公斤的重机枪子弹,足够他们死上十几回的。

    毛子想用人命耗尽皇家陆军的子弹,只能说,他们有些天真。

    更何况,后勤方面还会从后方援援不断的运输过来,现如今从北京到长安的火力线路已经基本上开通,北京运输的物资可以通过铁路,运输五原府,五原府隶属宁夏省,大体在内蒙白云鄂博矿区范围内。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的补给线长度可以减少了将近三千里,不要小看这三千里,三千里足以让人绝望。

    更何况,大明在天山省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rou食、粮食,瀚海省也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生活物资补给,从后方只需要运输子弹和炮弹。

    毛子在乌拉尔山脉组织的反攻,没但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被大明皇家陆军一次打崩溃,不过皇家陆军并没有顺利的突破乌拉尔山脉的防线。

    其实并不因为毛子增兵,毛子增兵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直接的原因是翻越乌拉尔山脉,又拉长了大明的补给线。

    虽然乌拉尔山脉沿线打得地动山摇,如同山崩地裂,可是却没有阻止住大明针对远东的开发热情。

    事实上,现在的大明,随着数次人口迁徙,再使用号称百姓迁徙到边境地区的政策已经不灵了,中华民族历来安土重迁,尤其是农民,将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看得比命根子还要重。

    想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定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不要紧,还记得吗?全旭是一个喜欢带着商人赚钱的人。

    其实中国的商人也好,士绅也罢,包括普通百姓,对于土地都有着狂热的热情,大明帝国的核心区域两京十三省,不允许个人拥有超过一千亩的土地。

    当然其他省份,这个规定则完全不同。就算吕宋,不超过五千亩人均,那就没有问题。

    如吕宋省执行同样法律的还有天山省、安东省、伯利省、包括北镇省等等,像瀚海省则更加疯狂。人均可以拥有土地的上限则为五万亩。

    这些商人或者有钱的富人,就开始招募人手,购买农具、耕牛、种子,浩浩荡荡的北上,或者南下,到远东去圈地开荒,兴办农场,或者说是去中南半岛兴办农场。

    在普通人看来远东很荒凉,而且冷得要死,几乎就是不毛之地,但是对于这些走过南闯过北的商人来说,这就是一座还没有被开发的金矿,就看谁能掘得第一桶金了。

    为了招募到足够的劳动力,这些商人开出了每个月三个银元,包衣食,一天三顿饭而且天天有rou吃的待遇,干满五年赏赐一个媳妇。

    农民是很看重自家那一亩三分地没错,但谁不希望自己能过得好一点?很快就陆续有人报名,加入垦荒大军,你担着担,我赶着牛,一路北上或者南下,去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而那帮商人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工钱按时足额的发放,衣服一年发四次,一次发两套,都是新的,而且天天有rou吃,远东荒原上的野兽多得吓人。

    “棒打狍子瓢舀鱼”说的就是这里,在这里天天吃rou算个毛线?

    当然,轮到他们兑现发媳妇的承诺时,这些老实的农垦大军就愤怒了:“怎么都是番婆子?”

    “你们都想娶汉家女子?我还想娶呢!”

    随着大明生活水平地提高,百姓生活越来越殷实,不仅大明的物价在上涨,消费成本在上涨,同时结婚娶媳妇的代价也要逐步提高。

    在朱氏大明时期,普通的农民,只要有三五亩地,哪怕一袋粮食就可以当作聘礼,娶一个黄花大闺女。

    可是现在,别说一袋粮食,就算是一千石粮食,那也远远不够了,现在全氏大明的聘礼流行十六。

    既十六头牛,十六匹马,外加十六只羊,十六只鸡,十六两银子,十六两金,十六担彩礼……

    粗略估计下来,普通人家成亲,基本上要花掉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收入,很多刚刚过上温饱的百姓,看着越来越大的儿子,顿时犯愁了。

    很多人为了娶媳妇,只能背井离乡,赚不到老婆本,娶屁的媳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