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零一章何惜封侯 (第2/2页)
在所有人都放假的时候,只有全旭这个大明皇帝却不能得到片刻的歇息,主要是因为全旭得到了墨铧的邀请,参与了飞天的二次设计。 这一次试验成功了,墨铧从一名少年木匠那里得到了灵感,这名少年木匠叫徐正明,是吴县人。世代木匠,他自幼小在和别人闲聊时,听说了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中“奇肱国人造”飞车的神话故事。于是,便萌了创造飞车的想法。徐正明在经历了十多次失败以后,在《大明时报》上,看到了墨家巨资制造了热气球,不过却因而失败的消息。 这名刚刚年满十六岁少年,就背着一整套的木工工具,北上京城,他拜入墨铧门下,这名天赋过人的少年,受到了墨铧的喜爱,徐正明也因而成为了墨铧的第三名入室弟子。 经过少年工匠徐正明的启发,墨铧采取多齿轮并装的方式,脚踏踏板上下之旋转,风旋疾驰可以给热气球提供可以转向的动力。 鼎新元年正月十二日,在京城景山实验场,在一千多名工匠与全旭这个皇帝的见证下,旁边士兵解开了捆绑着热气球的绳子,随着热气球缓缓升空。 全旭用望远镜看着这架带着人力微动力的机械,期待着他的表演。 在热气球升起两百多米的空中时,在风地推动向,热气球沿着东南方飞行。 “开始试验!” 在对讲机里传来命令之后,热气球上一名cao作员开始cao作着方向舵,并且踩动了踏板,随着螺旋的叶片开始转动,这只热气球在旋翼的动力带动下,飞到紫禁城的上空,又朝着景山方向飞来。 虽然飞行速度相当慢,慢得可以让人流泪,但是,现场却响起了激烈的欢呼声。 这还是第一次采取人力,可以在空中调转热气球的飞行方向,虽然早在长城之战以及北京景山之战中,全旭已经投入了热气球作战,不过,那个时候,热气球还只是一个玩具,只可以顺风跑。 “成功了!” 全旭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是啊,成功了,任何事情都不用害怕困难,只要用心去做,总会有成功的可能!” 他并不想打击墨铧的积极性,可是这个研究方向歪了啊。 “你叫徐正明!” “回……禀,陛……下!” “你有口吃吗?” 墨铧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陛下,这孩子太紧张了!” “不用紧张,朕又不会吃人!” 全旭尽量让自己表现得和蔼一些,可是周围的工匠却人人激动,非常紧张。 这也不怪这些工匠,大明对工匠太残酷了,这些工匠一辈子见到最大的官,恐怕就是他们的直长了。 更别提是自己这个皇帝。 全旭无奈之下,只好让人赏赐众工匠一些钱财和一顿奢华的皇家御宴。 在宴会上,全旭这才与墨铧进行了深入交流。 “热气球的实用性不高,飞行成本高,受天气影响太大,而且你们搞错了一个方向!” “搞错了方向?” “没错!” 全旭指着旁边的士兵道:“即使是最强壮的士兵,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劈击一千次刀,也会感觉疲惫,即使脚比手有力量,可是一个人再怎么有力量,也会疲惫,就像一千多年前,祖冲之发明了车轮船,可是为什么车轮船明明航行速度比帆船更快,却无法取代帆船?” 徐正明小心翼翼地道:“人力有时而穷!” “正确!” 全旭笑道:“就是因为这一点!” 墨铧叹了口气道:“可气球载不动蒸汽机,蒸汽机放在船上的试验,虽然取得了成功,目前还有部分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最多几年之内一定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内燃机这个概念朕在早就在科技发展大会上讲过了,你们可以试着朝这个方向研究,研发出功率更大,体积更小的机械,用机械代替人力!” 全旭随即用手指沾着茶水,画了一个简单的飞机三视图:“这些资料你们不用记,图书馆有相关资料,谁能发明出内燃机,朕何惜封侯?” 在场的工匠们激动起来。 全氏大明对工匠和工人的福利待遇是没得说的,特别是他们这些高级人才,就像墨铧单纯的收入比一个高官官员还要高十数倍,即使是他的两大弟子,也早已超过了部级官员的收入。 工匠们眼里迸射出兴奋的光芒,属于他们的春天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