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时机刚好 (第2/2页)
凯瑟琳看看傅松,又看看萧竹梅,笑呵呵道:“我当然没意见,不过我有个条件。” 傅松笑着问:“什么条件?凯瑟琳,咱们都是老朋友了,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凯瑟琳本来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不料傅松答应得如此痛快,倒让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憋出一句:“我还没想好,不过我会帮你盯着这件事的。” 吃完饭,三个人在餐厅门口分手,萧竹梅和凯瑟琳回公司上班,傅松则去找彼得非聊聊。 彼得非的公司在纽交所隔壁,离华尔街40号只隔了两条街,傅松也懒得坐车,在克莱斯和两个保镖的簇拥下,安步当车,溜达着来到目的地。 到了彼得非公司门口时,彼得非提前接到傅松的电话,已经等在那了。 “哈哈,格伦,好久不见,你越来越精神了!”彼得非张开胳膊给了傅松一个大大的拥抱。 傅松这次没有拒绝,再怎么说彼得非也是他两个孩子的干爹,总要给点面子的。 “你也越来越年轻了,一点都不像一个五十岁的老家伙!” 彼得非像是被踩到了尾巴,激动地纠正道:“我是1944年出生的,今年才49岁!” 傅松笑道:“原来你也怕老啊。” 彼得非嘟囔道:“谁不怕呢?一想到我即将步入50岁的年纪,我就非常焦虑,天呐,我居然50岁了,可我还有好多钱没赚呢!” 傅松哈哈大笑:“这个世界上的钱是永远也赚不完的,我们应该享受赚钱的过程。” 彼得非赞同道:“为了你的这句话,我们真的应该喝一杯,不过现在我这里只有咖啡,晚上如何?” 傅松道:“好啊。” 说话间,两人进了彼得非的办公室,傅松也不用招呼,自己找地方坐下。 很快漂亮女助理端来咖啡,然后很自觉地转身离开。 彼得非在一旁的沙发坐下,问道:“你见过维多利亚和孩子们了吗?” 傅松点点头道:“我三天前来的纽约,昨天两个孩子说想你了,这让我嫉妒得发狂!” 彼得非得意地大笑:“对此我乐见其成!这是对你没有尽到一个父亲责任的最好惩罚!” 傅松苦笑不已,道:“彼得非,虽然我很不情愿,但还是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 彼得非摇摇头,语重心长道:“格伦,这是我应该做的,谁让我是两个孩子的教父呢?当然,教父永远替代不了亲生父亲,我希望你这次在纽约能多呆一段时间,好好陪陪孩子们。” 傅松点点头道:“我会的,这次我在美国会呆几个月,或许半年。” “哦?”彼得非诧异道,“难道又有大动作了?” 傅松笑着摇摇头道:“好久没来美国了,过来散散心。” 彼得非压根不信他的鬼话,不过也没追问,笑道:“苏联解体了,世界太平,我也觉得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太好的机会。” 过去这几年,大事不少,机会确实难得。 从1989年底到1992年下半年,东欧剧变,日苯和台湾股市崩盘,海湾战争,苏联解体,英镑危机,真的是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 每一次彼得非和傅松都参与其中,或多或少分到了一杯羹。 其中收益最大的要数日苯,两年半时间,他们在日苯股市割走了上百亿美元,加上做空楼市的收益,将近两百亿美元。 以至于彼得非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多大事和赚钱的机会怎么都凑到一起了? 傅松摸着下巴道:“或许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彼得非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傅松斟酌道:“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需要时间消化苏联的尸体和血rou,但狼不能不吃rou,一旦吃完了苏联的rou,那么狼就该寻找下一个目标了。 不,或许在吃苏联这块大肥rou的同时,狼群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下一个目标了。” 彼得非哑然失笑:“格伦,虽然你的话听起来很不舒服,但我不得不承认,你说的是对的。比如我,现在就已经感觉浑身难耐了。可我为什么感觉你一点都不着急呢?” 傅松笑道:“你是专职的金融从业者,而金融对我来说只是副业。” 彼得非点点头道:“或许吧。对了,你在中国大陆的生意怎么样了?听说中国大陆这两年的经济不太景气,你的产业有没有受到影响?” “还行吧,中国大陆正在进行经济体制变革,混乱只是暂时的,我对大陆的经济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所以最近这两年一直都在加大投资,并且是长期看多。” 彼得非若有所思道:“上次去中国大陆的时候是三年前,或许我应该找个时间再去一趟,这次应该更加仔细地考察一番。” 三年前他受傅松邀请去浦东考察,在上海呆了不到半个月,也没时间去其他地方看看。 傅松马上道:“到时候一定去沐城,我会在家里招待你的!” “一言为定!”彼得非痛快地答应下来,随即道:“中国虽然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但因为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华尔街很难对其下手。 如果中国大陆能像你所说,长期稳定增长,那么确实是个投资的好去处。这是与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共同成长的过程,机会难得。” 傅松纠正道:“中国大陆现在的人口不是十亿,而是十二亿,并且十年后,或许能超过十三亿,二十年后,超过十四亿。” “好吧好吧,总之一个超过十亿人口的大国,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中产阶级,也将比整个英联邦的中产阶级人数多,这就是中国大陆的优势所在。” 彼得非越说越兴奋,摩拳擦掌道:“一个如此巨大的新兴市场,确实值得关注。F*ck,难怪罗杰斯那狗娘养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 傅松笑道:“彼得非,现在一点都不迟,而且时机刚刚好。你可以先去中国大陆考察,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在中国大陆继续合作。” 彼得非狠狠吸了口雪茄,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国?” 傅松想了想道:“最早也得七八月份吧,怎么,你要和我同行吗?” “七八月份?”彼得非翻出日历看了看,“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时候我有空闲,或许可以在中国大陆呆一两个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