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奇闻传天下 (第1/1页)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把这条新闻做大做强,小瑶自然得拉着张理继续表演才行。 才那么点素材怎么够,您起码得再继续说上半小时。 张理一听,哦豁,还有这么好的要求?可是该说的咱都已经编完了啊,要不,再整点青春励志的? 小瑶:赞!就这么办。 年轻人辛苦创业,结果惨招社会毒打的新闻,虽然老是老了点,但是只要故事讲得好,就木有问题。 真是谢谢了啊。 张理:不用客气,我们常常无力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给观众朋友们分享我的故事,是俺应该尽的义务。 小瑶:“......” 张理于是又结合着自己的切身经历,来了段即兴创作。 正所谓实中带虚,虚中带实,一个好的故事必须贴近现实,又游离于现实,才能更加精彩。 这玩意就和说谎话一样,你必须得编进去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有人会信,才能让人深信不疑,从而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好了,小瑶在这里感谢张店长的如实回答,那么我们接下来去采访一下这件事情的另外一位当事人,让我们来听听她又会做出怎样的陈述呢?” 虽然万分不舍,但是小瑶还是明事理的,知道张大老板快要编不下去啦,那还不得赶紧换人。 希望接下来的李凤菊也能不让她失望吧。 事实证明,李凤菊果然没有让她失望! 当小瑶带着摄像师,将镜头转向那边时,李凤菊正巴拉着人民群众的包围圈,正在开溜中呢。 就是可惜这人墙实在太厚了点,很难啃。 不过坚持就是胜利,李凤菊表示:虽然我读书少,但是这点道理还是明白的。 然而,时间已经似乎并不站在她那一边。 小摄像师的镜头已经对准了她,还有她的那帮亲戚朋友。 主持人第一个问出的还是那个问题,“那么请问李女士,您能给观众朋友们先陈述一下事情的详细经过吗?” 待问完,小瑶习惯性的就把话筒往李凤菊嘴边递过去,但是这周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在人挤着人的情况下,难免就有点磕磕碰碰,好巧不巧的,小瑶握着话筒的手,在此时就被人从后面推了一下。 话筒当即就打到了李凤菊的脸上, 而李凤菊则是条件反射一般,瞬间栽倒,双眼一闭,‘昏迷’过去。 她那帮亲友中的几人,也随即就条件反射般的,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啊!!!凤菊,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表妹,表妹啊,你可不要吓我呀!!!” “二审,你的命好苦哇!!!” 一整套业务流程,搞的就非常流畅。 小瑶站在原地,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先是尴尬,随即却是......兴奋了。 这剧情......别说永平市内本年度的十大新闻了,就是全国范围内,都能进前十去冲一冲啊。 我小瑶这是要出名了呐!!! 李凤菊一开始是假晕,不过后来是真的要晕了。 从一生之敌颜红文那学来的绝招,果然是不适合咱呐...... 张理在一旁看的瞠目结舌:呀,老铁,您们也太配合了,这下子我可就放心了。 池一菲则是不断的踮起脚尖一蹦一蹦的,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哎呀,这瓜可太熟嘞嘿。 徐哲:我擦,我这个总导演咋就又不在现场。 一个多小时之后,此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件终于谢幕,人群心满意足的散去。 电视台的人走了,她们要赶回去加急制作这条新闻,争取在今晚就播出。 张理和池一菲也转身回店内,这下可总算能安安心心的继续做生意了吧。 只有李凤菊一伙,仍然固执的留在原地,看着满地的瓜果皮,心灰意懒、垂头丧气。 即使是到了现在,她们也仍然还在考虑,要不要继续耗着! “二审,咱还是早点回去吧,外面好冷。”不过一行人中某个年轻点的同伴,终究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 事实证明,这件事的火爆程度,完全超出了张理的预料。 只经过了一个晚上的发酵,网络上便铺天盖地的都是对这条新闻报道的转载。 永平市电视台官方微博下面,更是满屏都是网友的留言评论: “终于还是对全国观众下手了,她是在挑战自身业务能力的极限呐。” “美女,看你也不是故意的,就一万块吧。但是我肯定是故意的,没想到吧!” “多判几年,要不然她们不会反省,这就是故意敲诈勒索的涉黑团伙。” “这位大妈可真拼呐,演技一级棒,太刺激了,堪比好莱坞大片。” “......” 各种各样的人对此展开评论,有说李凤菊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 也有说李凤菊这样的行为也是被逼无奈的; 但更多的还是对李凤菊所作所为的声讨,以及对张理的声援支持,就连他所开的这家店,也被神通广大的网友们给发了照片上去,并附带详细地址。 幸好这照片是从外面拍的,只拍到了小店的招牌和透过玻璃隐约能看到的店内陈设,没有其它更具体的东西。 张理本以为,这事到此也就顶天了,能风靡网络就已经是给小店做了天大的宣传,谁知,更大的风波海浪还在后面呢。 它们一浪一浪的接连涌来,拍岸不止。 先是一些地方性的小电视台,在转发这条新闻。 随后又是一些省级的电视台,开始播报。 到最后,就连中央电视台12套社会与法频道也专门做了一期节目,来点评此事,以及相关的社会现象。 那还了得,这事的影响力瞬间就升级了, 记者们呼啦啦的又开始围了上来。 作为主要当事人的张理,当然是被围了个风雨不透,随后各种各样的采访报道便纷纷现世。 就连池一菲也跟着混了个小版面,过了把名人的瘾。 另外一个主要当事人李凤菊的报道自然也是不少,不过从登载出来的照片上看,她的近况不是很好就是了。 两个主要当事人采访完了,那自然就轮到相关人员。 那个给张理一行人做过两次调解的警察,也跟着小火了一把,他在电视上信誓旦旦的说:“这都是我这个人民警察应该做的,实事求是,公平处理!” 柯四平所在物流公司的老板,陈钟,则是对着镜头义正言辞的说:“作为一名企业家,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必然是会勇敢的站出来承担责任......” 小小的永平市,借着这件奇闻,终于在全国人民面前好好的露了把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