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一章荆州之战(十五) (第1/2页)
五日之后,江夏郡蕲春县。 孙权的援军已经到了,但刘备和张允所率领的大军,却还在蕲春县东面的五十里之处。 并非这两人消极怠战,实在是大军真的走不快了! 对于这次大战,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张允都是无所谓的了。只要他自己能够安全的逃走,就成了。 故而一路之上,张允走走停停,在各个位置观察用于逃跑的路线。 张允这样做,并没有引起同盟刘备的不满。 当然,引起了也没什么用,他也不‘鸟’刘备。 刘备见此,也不催促他。 只要张允的大军走在最前方,能抵挡江东军的第一波进攻就行。 虽然是残军,但是也要发挥他应有的作用啊。 同时,刘备也有一些自己的安排。 是而,在张允和刘备的刻意安排之下,大军的行军速度自然慢了下来。 ...... 蕲春县内 负责打探情报的江东军军候对着周瑜汇报道:“禀告大都督,刘备和刘琮的联军,已经到达蕲春县东面的五十里之处了。” 周瑜听到汇报之后,立即对着这名军官问道:“荆州南郡到江夏郡的距离,应该比我们吴郡到江夏郡的距离少吧? 我们的援军,带着大量的粮食辎重,行军速度缓慢,都已经到达蕲春县了。 为何刘备和刘琮的联军才刚刚到达蕲春县东面的五十里之处? 是有什么异常之处吗?” 军候面带羞愧之色地回道:“回大都督的话,手下的探马曾经来报过:说刘备和刘琮的联军队伍的最前方,是刘琮的大军,皆是老弱病残之流。 也许是这个原因,让他们的联军的行进速度变得十分缓慢了。” 探马的探查范围一般都是二十里到三十里左右,现在,刘备和刘琮的联军刚到蕲春县城外的五十里之处。 能探查到这些情报,对探马来说,已经实属不易了,非此军候探查不力的过错。 是而,周瑜对着此军候说道:“此事非常重要,你速命人前去探查。每过一刻钟,就前来汇报一次。” “诺,属下这就安排下去。”军候对着周瑜回道。 当此军候刚退到门口之时,周瑜的声音再次传来:“让探马多加注意刘备军的走向。” 一刻钟之后,军候前来禀告道:“禀告大都督,刘备和刘琮的联军,已经行走到距离蕲春县四十里之处了。最前方的人马,的确是刘琮军的士兵,要么是年老力弱的,要么是带病少肢的,非精锐之军。” 周瑜听到之后,不由地陷入了沉思:“这刘备和刘琮,到底要干什么呢?” 片刻之后,周瑜传下命令:“全军集合,准备迎敌!” ...... 平春县的水军大营中,刘备军的士兵也皆是严阵以待的样子。 上午的时候,他们就是这个样子,直到下午时分,他们依然还是这个样子。 他们的将军霍峻说了:“只要军师得到消息,大家立马就可以动身。所以现在呢,大家唯一要做的就是等消息。” 三个时辰的时间转眼即过,有勇无谋的刘封来到诸葛亮的帐前,对着诸葛亮问道:“军师大人,按照主公那面的行军速度,此时应该已经距蕲春县不远了吧,难道我们还不出兵吗?” 诸葛亮听到刘封的问话,对着刘封说道:“刘将军,不要着急。稍等片刻!直到此时,探马都没有传回蕲春县的消息,一切尚在未知之中。若贸然出兵,不是妥当之举啊!” 刘封听到诸葛亮的话后,只能退到一旁,继续乖乖的等待着。 然而,当其看着诸葛亮那风轻云淡的模样之时,不由地在心中暗道:“一天到晚,没个着急的时候。就你能稳得住,真燥人啊。” 一刻钟之后,一名探马前来汇报道:“禀告军师大人,蕲春县内的江东军,朝着主公的方向出动了。” 刘封听到之后,大喜。脱口而出道:“哈哈,等了一天,终于可以出兵了。兄弟们,一会给我放开了杀!都别藏着掖着的。” 而诸葛亮却对着霍峻毫不犹豫地下令道:“霍将军,让大军按计划行事吧。一刻钟之后,开船,放火,烧营!” 诸葛亮的计划,因为蔡瑁的上位和张允的这些残兵而告终。 毕竟,就凭这些残兵,要诸葛亮如何利用他们,才能达到和江东军两败俱伤的目的? 是而,诸葛亮便选择了‘丢车保帅’的做法:主动让出江夏郡,给周瑜一个攻打襄阳县的机会。 平春县的水军大营内,存在着刘备的三万大军,这三万大军对周瑜来说,如芒在背! 这三万大军不离开,周瑜如何能放心的攻打襄阳县城? 故而,这把火,便是诸葛亮烧给周瑜看的;这大军的离开,也是做给周瑜看的。 而这时,蕲春县外三十里之处的刘备军中。 刘备将关羽和张飞叫到一僻静之处,对其两人说道:“二弟,三弟,待江东军和刘琮军发生交战之时,你俩立即率领着我们的大军,朝着南方的长沙郡而去。 并在长沙郡的湘南县驻军,一边防备江东军南下,一边接应我们的水军和士兵们的家眷。” 张飞十分不解,对着刘备问道:“大哥,我们不和江东军一决死战了?我们士兵的家眷可都在这江夏郡啊。去那长沙郡,接什么家眷啊?” 刘备对着张飞解释道:“三弟啊,我们士兵的家眷,已经不再江夏郡了。我早就安排了人马,将士兵们的家眷迁往长沙郡,以防万一了。 前些日子,江东军又给周瑜派来了四万援军。 若刘琮和蔡瑁真想合作,派来几万精锐之军,在我们两方的合力之下,与江东军尚且可以一战。但现在,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