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取徐州的三步计划 (第1/2页)
三国之铁骑南下第三百六十六章取徐州的三步计划李儒的智力加上司马懿的智力,再加上韩成的智力,三者合在一起的话,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上一颤。 但这话,说的确实有点不要脸。 因为让世界颤动的话,光凭着李儒的智力和司马懿的智力就够了,至于韩成的那点智力,可有可无。 就像几年前流行的那个段子一样:“我,马腾讯,马淘宝,王万达,李嘉长江,我们五个人的财富,将会撼动整个亚洲。” 人家四个,是真的有钱;至于那个‘我’,则不一样,因为他是真的不要脸。 ...... 韩成和李儒、司马懿两人商量的攻取徐州的计划,主要的核心精髓便在于‘四个字’—出其不意。 趁曹cao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冀州之战上时,速出奇兵,快速地攻入徐州。 等到身在冀州的曹cao收到消息,反应过来之时,徐州早已经易主了。 这个计划,准确的说,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由韩成亲自率领十万大军,逼近邺城。 在路途之上,韩成要尽可能的嚣张跋扈,缓兵慢行,并同时让魏延和沮授率领三万骑兵大军,隐藏在周围。 若曹cao军按耐不住了,正好将曹cao军最后的这点骑兵一网打尽;若曹cao军能按耐的住,那就拖着,以方便徐州的大军行事。 一举两得! 第二步,则是与第一步同时进行的,让张辽率兵从青州的北海郡杀出,一路南下,直达下邳郡。 青州北海郡的南侧,便是徐州的琅琊郡了。从琅琊郡到下邳郡的这一路,地势平坦,正适合大军前行。 但是,想要快速地占领徐州,则需要快速解决两支军队。 第一支,便是徐州的守军。 徐州的守军,大约一共有四万人马,其中,三万人马驻扎在琅琊郡,主将乃是此时的徐州刺史吕虔。 徐州刺史,这个官职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和徐州牧相差很多。 因为徐州牧,正是曹cao本人,为一州之长,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 而徐州刺史,则是曹cao手下的一名军官,有一定的军权,负责徐州的安全。 吕虔,字子恪,青州任城郡人士。 在曹cao担任兖州牧之时,听说吕虔有勇有谋,便任命他为自己的从事,让他带领自己的部曲镇守湖陆城。 这时,曹cao手下的襄贲校尉杜松的部将炅母等人犯上作乱,于是乎,曹cao便命吕虔接替了杜松的职位。 吕虔到任之后,招诱炅母和他的党羽数十人,并赐他们酒饭,暗中安排壮士埋伏在席间的两侧。 当炅母等人都喝醉了之后,吕虔便命令两侧的伏兵把他们全部杀死。 贼首一死,这次叛乱便轻而易举的被扫平了。 曹cao听到之后,十分高兴,夸奖吕虔有智谋。 因此,曹cao又任命吕虔为兖州泰山郡太守。 兖州的泰山郡地区,山脉众多。而此时世道混乱,百姓大多躲藏起来或者是四处流窜,更有袁绍所任命的中郎将郭祖、公孙犊等数十人占山为寇,致使百姓深受其害。 吕虔率领自己的部曲到达泰山郡赴任之后,施行恩惠,并讲求信用。 不久之后,郭祖等人都出来投降了,躲藏在山里的百姓也都返回了自己的家乡定居,并从事田间生产工作。 不到一年的时间,泰山郡便恢复了安定。 吕虔又挑选出强壮的人补充到军队里,让泰山郡从此有了精兵,在兖州各州郡中名列第一。 正因吕虔如此的有勇有谋,是而,曹cao便将他升职为徐州刺史,掌管琅琊郡的三万人马,作为曹cao势力的北方,抵御奋武军南下的‘屏障’之一。 剩下的一万徐州守军,则驻扎在广陵郡,主将乃是徐州广陵郡太守—陈登。 陈登,字元龙,徐州下邳郡人士,徐州大世家—陈氏的嫡传子弟,东汉末年豫州沛郡郡丞陈珪之子。 陈登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县县令。 虽然年轻,但是他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们的敬重。 后来,徐州牧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的农业生产之事。陈登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地状况,并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使东汉末年里,多次遭遇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为徐州百姓的安居乐业打下了基础。 公元一九六年,吕布赶走了刘备,占据了徐州,自称为徐州牧。 陈登迫于吕布的势力,只好在名义上归顺了吕布,但对吕布‘为人反复无常’的性格,深恶痛绝,以等待时机除掉他。 公元一九七年,陈登及其父陈珪设法解除了吕布与扬州袁术之间的联姻,间接地削弱了吕布的力量。 随后,陈登奉吕布之命出使许都,当面向曹cao陈述了击破吕布的计谋。 曹cao见陈登出口成章,语言逻辑清晰,便任命陈登为广陵郡太守。 待曹cao击败吕布之后,陈登就任了广陵郡太守一职,并移郡治于射阳县。 陈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