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初战曹cao (第1/2页)
曹cao身经百战,熟读兵法,既有高深的军事理论做基础,又有诸多的实践作依据。 故而,此时的曹cao,称之为一名优秀的‘战争大家’也不为过。 正在对战的双方大军,曹cao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优劣利弊。 自己的骑兵速度极快,攻击力极强。 而且已经攻破了奋武军步兵的防御阵型。 不出意外的话,剩下的就是对奋武军步兵单方面的屠杀罢了。 自己的骑兵最多再付出两千人马的代价,便可击溃这一万人马的步兵。 以三千骑兵换一万步兵,怎么算都合适。 于是乎,曹cao便下达了这种‘拖延杀敌’的战术。 这种战术,好处有两点。 一是‘杀痛而不杀死’,让奋武军损失巨大,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双方大军已经混战到一起了,哪怕是奋武军中精于射术的朱雀军,也不敢随意放箭。 二是‘方便撤退’。 因为这不是骑兵和步兵的遭遇战,现在的战场中,骑兵的身侧,还有奋武军的另一支部队—玄武军。 玄武军的特点是防御力很强大,但速度十分缓慢,也就决定了其无法拥有强大的攻击力。 这些,是曹cao十分忌惮却又看不上的地方。 只因为忌惮,曹cao才会让于禁、乐进两人采用‘拖延杀敌’的战术。 万一玄武军转过头来,封锁自己的骑兵归路,自己的骑兵也好迅速地撤离。 不至于被诱入很远,做到无法撤退的局面。 曹cao的战法,看似简单。 但若没有千百次的战争经验,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这样的判断的。 强者之所以强,很多的时候,就是因为经历的比较多。 韩成被曹cao抓到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 相反,此时的韩成也不是几年前的‘吴下阿蒙’了。 这几年,韩成在空闲之余学习了大量的兵书,再加上亲自观察张辽,鞠义等人的大战,以及其特有的‘后世经验’。 故而,此时的韩成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名优秀的统帅了。 之所以出现现在的场景,主要还是因为韩成和曹cao下达命令的速度太快了。 快到双方都还没有来得及调整出兵的军阵,只是按照提前准备好的阵型向前进攻了。 要不然,怎么会出现青州兵对战玄武军,步兵对战骑兵的局面? 这种低级错误,韩成和曹cao怎么能犯? 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是变化万千的。 韩成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时,便在曹cao下达‘拖延杀敌’的命令的同时,朝着普通士兵的主将张郃下达了暂时性撤退的命令。 暂时性的撤兵,决定不了什么。 只是为了更好的胜利。 与此同时,韩成又令青龙军的主将韩浩,高览带领中军的两万青龙军压上,换下张郃的一万士兵。 既然错了,就不要逃避;及时止损才是上策。 韩成的后续动作,也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 这种混战的场面,对青龙军来说,无疑是最有利。 因为骑兵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阵型,故而此时骑兵间的胜负,主要就是取决于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 青龙军中,有骁勇善战的南匈奴族的骑兵;也有勇而无谋的并州鲜卑部的骑兵。 论单兵作战能力,韩成相信,曹cao的骑兵不会是自己的青龙军的对手。 ...... 于禁和乐进按照曹cao给的命令,正在进行着‘拖延杀敌’。 然而,奋武军的步兵却纷纷向后退去。 不远处,奋武军的大股骑兵涌来。 这已经出乎于禁和乐进的意料之外。 骑兵上前,如何‘拖延杀敌’? 但曹cao没下达撤军以及别的命令,故而只能按照曹cao的最新命令执行。 远处的曹cao看到了奋武军军阵的变化,瞬间警惕了起来。 摆出一副一脸慎重的样子。 这是一个优秀的统帅所必需的具备的品质。 在战场上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敌。 自古以来,轻敌的将领,没有一人是有好下场的。 其实,当看见奋武军的步兵后撤之时,曹cao的心中便有了答案:奋武军有了应对之策。 见奋武军中军的骑兵上前,曹cao便判断出了奋武军的意图—以骑兵,换骑兵。 换吗?韩成的势力背靠草原,战马来源充足,曹cao财富紧张,换不起。 不换?那么自己就要鸣金收兵,于禁和乐进的骑兵就会迅速撤退,从而得以保全。 然而,此时和玄武军交战的一万青州兵,能逃回来的就没有多少了。 曹cao真的没想到,在自己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转眼间,便被韩成‘翻了盘’。 曹cao也是果断之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