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自以为是 (第2/2页)
而为之的。 袁尚的母亲,是袁绍的正妻刘氏,袁尚是理所当然的嫡子。 袁绍是庶子出身,知道庶子成功的艰辛与不易,故而能选嫡子,也绝不想选庶子。 因为那时候的人可不知道什么举贤任能,只知道嫡庶之分。 况且刘氏的背景深厚,和冀州的世家大族间有着数不清的关联。 并且在去年,大力促成了袁尚与天下七商的巨头冀州巨商甄家的当代家主甄逸的小女儿甄宓的婚姻,让袁尚获得了甄家的财力支持。 这时的袁尚,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财力上,在袁绍的儿子中,都已经占有了极大的优势,实在不是袁谭和袁熙所能比拟的。 虽然袁绍不想承认,但此时的袁尚像极了前几年的袁术。 仿佛一出生,就是最耀眼的那颗星星一样,让人气愤且又不能言语。 摒弃一切外在因素,发自心底的说,袁绍是十分喜欢自己的大儿子,能攻城略地的袁谭。 因为袁谭是袁绍的宠妾所生,是个庶子,而且袁谭的能力也很不错,自己率人拿下了青州,这可是袁绍现在的三分之一的地盘啊。 袁谭无论在出身上还是能力上,像极了曾经的袁绍。 奋武军的大军自常山郡的上艾县而出,便直奔赵郡而来。 一路上,司马懿将关于袁尚的信息反复看了好多遍。 便对袁尚的性格及能力做出了一个判断好大喜功 ,有勇无谋,自以为是。 既然这样,司马懿微微一笑,计上心来。 第二日清晨,五千奋武军骑兵出现在赵郡伯人县城外。 领军之人,正是此次南下的军队的先锋大将张燕,张燕对着伯人县城中的守军,大声喊道 “我乃张燕,你们应该都认识我,听说过我的事情吧。然而现在,我是奋武军青龙军的一个校尉。 我们的大军已经来到你们的城下,只要你们出城投降,我便保证你们的安全。 否则的话,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伯人县守将吴建知道州牧袁绍的三儿子袁尚便在不远的中丘县中,听说是奉命前来对战奋武军的,既然现在奋武军来了,那么此事理应由袁尚出面。 于是乎,吴建便派出多批探马,前往中丘县报信。 中丘县城中的袁尚,正因为无所事事而闷闷不乐,突然接到如此消息,大喜过望。没想到奋武军的领军之人,竟然是张燕 在邺城,众百姓也许不知道在幽州百战百胜的鞠义,但一定知道张燕。 不是因为张燕的能力比鞠义的大,而是因为张燕曾经占领过邺城,能决定邺城中所有人的生死。 对于袁家来说,张燕简直罪无可恕的人。 凭借山贼的身份,俘虏了袁绍的家眷,是袁绍这一生中的耻辱。 邯郸县城外的一战之后,袁绍一直没有找到张燕的消息,便将报仇雪恨、洗刷耻辱的心思先放在一旁了。 但袁绍的心中,一直记着偷袭邺城这件事情。 现在,张燕突然出现在袁尚面前,袁尚怎么能不高兴 于是袁尚立即点齐一万五千余人,直奔伯人县城外的奋武军而去。 袁尚的幕僚,逢纪的好友李图对着袁尚出言劝道“主公。州牧大人曾经下令,各郡严防死守,我们贸然出兵,就算是打胜了,怕也会让州牧大人不悦啊。” 袁尚不以为意的对着李图说道“你就放心吧我一万五千的精锐大军,对阵五千骑兵,怎么可能会输你不知道我父亲对张燕的恨,等我把张燕的人头放到我父亲的面前,我父亲夸我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不悦呢” 李图仍不死心,对着袁尚继续说道“主公,奋武军突然出现,恐怕有诈啊。” 袁尚哈哈大笑道“你就是太小心了,有诈怎么了我的身边可是有一万五千大军的。” 然后拍了拍李图的肩膀,说道“你的忠心,我是知道的。你就放心吧,待我立了大功,一定表你为州牧府的从事中郎。” 李图见自己劝不动袁尚,便不在说话了。 这是司马懿的策略,用张燕来激起袁尚的内心愤怒,待袁尚出城之后,事情就好办了。 果不其然,袁尚收到报信之后,立即率兵出战。 司马懿收到袁尚出兵的消息之后,便让传令兵对着张燕传令道“一切按计划行事” 又对着一旁的赵云说道“赵将军,生擒的事情,就靠你的了。” 赵云回道“请军师放心” 还在找"三国之铁骑南下"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