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这个冬天有点冷 (第1/2页)
梁国永安十一年的冬天有点冷,我一生都无法忘记这个冬天。 无法忘记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冷,只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去面对我的人生。 这是一场多年未遇的大雪,山上、山下满是白雪皑皑。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散下来,松柏的枝头上挂着美丽的冰晶花,山道上也是一层厚厚的积雪。 所有的一切都穿上了银装。山门前后、庭院之间,三三两两的僧人正在扫着寺里的雪。 山下,有两匹马远远地过来了。 马走得艰难,人催得急促。 马一到了山下,人立刻就下了马。 两个人穿着平常人家的棉袍,戴着厚厚的棉帽,踩着沙沙的雪路,拾阶而上便走向着山门。 山门前,早就有几个人等着他们了。 五个老僧,五位大师,他们正目光炯炯地看着这两个上山人。 山上、山下此时并无一个闲杂人等。 我在干嘛呢?我在擦山门啊,五个大师看看我,没有一个人叫我走。 那我就继续擦呗,所以我就看到了这一切啊。 这两个人终于走到了山门前。 他们脱下了棉帽,竟然是两个光头。 我站在了山门后的正中,大大方方地看着这些人。 走在前面的那个人,一脸的虎相,年纪大概有五十多岁吧。他很结实,就像头牛一样。后面一个有四十来岁,他长得很难看。他有一个豺形头。不过四肢瘦长,走路像是一头鹿。 为首的那人慢慢地走上前,他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低下了头。 他对灵明方丈和四位大师说道:“方丈师兄,各位师兄,师弟灵果来了。” 而他后面那个丑八怪则说道:“弟子智持见过各位师伯。” 灵明方丈点头回礼道:“师弟、师侄一路辛苦了,快快请进山门吧。” 我赶紧闪到一边,心犯着里嘀咕道,这就是灵明啊,梁国名臣王琼奇啊。那个是智持,不就是中郎将刘飞练么。” 这两个人在梁国可是大大的有名啊。 当年王琼奇陪着太子,也就是当今梁帝杨衍一起出家林泉寺,法号就是灵果。 至于刘飞练,那是有名的羽林中郎将,赫赫战功威震梁北。 上午来了人,下午就出了消息。 戒律院的首座和执事都换了人,就是换成了这两个人。 至于原来的首座大师,则去了监寺院做了副寺。 我拍拍胸口,暗暗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离这两个人远点。 因为光看面相,我就知道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主。 好了,阿弥陀佛,不能背后说别人坏话,罪过、罪过。 我可是个好小僧,要说的话,也要等到明天下山去对白苏说。 是啊,明天下山去,我和开心要回到我们的小渔村。 是啊,两个胖子也一起去。自从上次在桃园吵过架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让他们蹭吃蹭喝过。我要了他们的零用钱,至于娘后来有没有还给他们,我就当做不晓得了。 这半年,有个小僧弟也入了我们的伙。他叫觉巨,就是那个驰名寺内的最棒小僧。 我们五个人在大雄宝殿里结拜为僧兄僧弟,消息后来被走漏了,师傅又啪啪了两个胖子一顿。 林泉有五大师,林泉又有五小僧。 我们五个人深信,五比五,我们都是接班人。 这天夜里,我们五个小僧和师傅吃了一顿饭,当然还有厨子神僧了。 饭很不简单,几盘素菜几碟料,中间一个大铜鼎,后世好像叫做火锅吧。 锅底的名字叫做“珍珠翡翠白玉汤”。 智香大师上灶做了三个菜,烤花菜,三色银钩,香素鸭。 再加上一人一杯的清茶,茶叶可是最好的哦。 师傅很高兴,特别是今天智香大师也来了,他是分外的精神。 他满意地看着我,正说着第五千五百五十遍的育儿心得。 “冬季,孩子们有着老三样。什么是老三样呢:鼻涕、咳嗽和冻疮。那几年一到了冬季,我就狼狈不堪,天天忙得个不亦乐乎。这几个娃不是这个发烧,就是那个拉肚子。我这个师傅煮药喂汤,端屎拉尿,什么都干了个遍。” “寺里人都说我打起徒弟来,心太狠,他们谁知道,打在他们的屁股上,痛得可是我的心。” 我看了看师傅口沫飞溅的样子,又看了看几个小僧不以为然的表情,再瞅了一瞅智香大师一副不怀好意的神色。 我这个聪明的觉白衣立刻就明白了。我闻了一闻师傅的茶水味,然后和智香对了一个阴险的眼神。 我可怜的师傅,他的茶里有一枚十字瓣形的草叶,上面有着一点点的白粒。这草有个名字叫做醉草。 至于谁扔进去的,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 “到了冬天,这四个孩子还都懒得很。他们整天一个个耷拉着眼,耷拉着耳朵,耷拉着眉毛,耷拉着头,有时我想我怎么会收了这四个小耷拉啊。为什么我就没有运气收到像觉巨这样的好孩子呢?” 觉巨,突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这个喷嚏是因为我们四个正在心里画着圈圈诅咒他。 觉巨本尊,一个琴棋书画、经史子集都能拿起来的小神僧。菩提院执事智妙的弟子,就是那个眼睛看不了一手远的法僧智妙。 方丈亲自和他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