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3.得票数 (第1/2页)
“你们这吵架演的可真像啊!表情到位,情绪到位。要不是我提前知道剧本,你们差点把我都骗到了。不得不说,现在的节目组玩的越来越花了。这才只是抢人赛,剧本就这么激烈吗?主持人这一行业真不好做,又得学会主持,又得学会表演。” “来之前,我就听导演说。这一届导师两两之间,都有很深刻的‘矛盾’。看来那英导师和张笙导师是相亲相爱的一对儿了。” 说到这,华少语气顿了一下。 他平视一眼还在台上冷笑的那英,又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一旁闷闷不乐的张笙。 想来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收到导演的警告了,一时半会儿做不出来刚才那种出格的举动了。 “行吧,我就配合你们的表演。那么我这时候该干什么?” 华少眨眨眼,装作冥思苦想,半响后他怒拍一下脑门,“哦!对了!我想起来了!” “我是主持人啊!主持人的工作是什么?” “念广告啊!” “火气这么大,还不喝一口王老吉,消消火?” “本节目由怕上火喝王老吉,凉茶饮品王老吉独家冠名播出。” “吁~” 台下的观众一阵唏嘘。 他们还以为要看热闹了,瓜子都准备好。原来这一段只是为了说广告啊! 念完广告,华少收起吊儿郎当的样子,他认真说道: “那英老师的点评很犀利,评价的似乎也很正确。” “你看,我就和你说这首歌土吧!你还不信我。现在你信了吧,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认为的,导师和主持人都这么想的。”台下的一个男生跳起来大声对旁边的女生说道。 周围的目光打量在这两个人身上。 女生脸红的低下头,装作不认识这个男生。 华少听到男生的话,面色不变,继续说道,“但从我一个听众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首歌没有那英姐说的那么差。相反我觉得非常好听,这是我最近以来听到的最好的几首歌之一了。” “那英老师不是东北人,可能不了解东北的文化,所以才会有这种看法。” “事实上,这首歌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我的舅舅出生在东北,我对东北的文化也有了解,所以一听到这首歌歌词,我就能想象出我舅舅曾经生活的那个画面。” “当年曾经有一个青年,青春洋溢放荡不羁。下班了,他在傍晚的金色阳光中骑车回家,用蹩脚的粤语哼着香港流行金曲。回到家扒拉几口饭,就收拾得溜光水滑跑出家门,直奔舞厅而去…” “这里我不得不夸一句,张笙真是天才。” “他把这首歌写的非常贴切。描绘地正是我舅舅小时候的生活,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成品。我虽然只是在台下听了一次,但我仍然被震撼到了。” “我是从心底上感到震撼。我觉得这是一种伤感中带来的感动,还有对那个年代的怀念和留恋。” “那英姐说这首歌很俗?”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俗这个东西,也同样值得有很多人都喜欢。别忘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赵本山不还是人们心中的小品大王。” “所以风格没有优劣,水平方见高下。用土的框架和结构,展示了思想和艺术。想要脍炙人口和雅俗共赏,大俗的外衣包裹着时代记忆是一条捷径。有人听到了新人笑,有人听到了旧人哭。这就是张笙高明的地方。” “我想,我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张笙一个素人可以坐在导师席里,因为他有这个实力。” 华少说道最后还抖了个激灵,“其实说这些都没有用。我们听众都是听个乐呵,只要听着高兴就好。让我们一起快乐地画龙就完事了!” 华少的话有人认可,有人不认可。 “主持人说的对啊!歌本身就是听得快乐就完了,哪管他俗不俗呢?” “切,说到底还是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