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5章 陈平献良计 (第1/2页)
正当李战天为东征受阻之事一筹莫展时,一个人突然来到了咸阳城。 此人生得浓眉精目,文士打扮,乍一看颇有几分儒雅之相。 来到咸阳城后,他直接就到城门处大声叫喊,说要见大秦武帝李战天。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为刘邦屡建奇功的谋士,陈平。 当然,李战天不可能一听说有叫陈平的人,就会将他跟历史上那个常行阴谋之人联系起来。 之所以确定对方的身份,那是因为他来求见自己时带了一封拜贴。 拜贴之上虽然没什么太多的内容,也就区区几行字。 乍一看是自我介绍,不过,却将东征遇阻之事隐隐点出。 更为难得的是,就是那么看似不着痕迹的一点,却道出了症结所在。 要说陈平此人,确实算得上是个奇人。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后,立魏咎为魏王。 于是,陈平便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了魏王。 秦将章邯消灭陈胜之后,带兵攻击魏咎,大破周文带领的齐楚援军,包围魏国都城临济。 公元前208年,为了拯救魏地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魏咎提出投降条件,谈判成功后,自焚而死。 魏咎一死,陈平又转而投到项羽手下做谋土。 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领取! 因为得不到项羽的重视,他在那里郁郁不得志。 后来,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他认为眼前之人将来必成大器。 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了。 而这个时候,刘邦被项羽软禁在了咸阳。 刘邦问计于张良,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 这时,他们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临别时,张良直言了来访的意图。 陈平思考片刻后,提出了调虎离山之计,想要将范增调离项羽几天。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 陈平的话,正中项羽下怀,当即,他便欣然采纳。 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便把陈平“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言论变成自己的话说了一遍。 范增听罢,立即附和,说这事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他去。 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行事也是相当缜密,临行前,他向项羽提出了三件事。 而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这才离开。 陈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说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现在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大吃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十天期限,路近的给五天期限,在限期内作好回国的准备。 不过,刘邦依然被留在咸阳,陪王伴驾。 当然,项羽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 陈平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授意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 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四下散布,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说既然封刘邦为汉王,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 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这不是两全其美之事吗? 项羽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同意了。 刘邦获悉这一消息后心里欢喜无比,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 陈平声东击西的计策救出了刘邦,不仅保住了他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 陈平不仅遭到了项羽的责备,而且他出的计谋项羽也不再采纳。 陈平觉得自己成了受气包,说不定哪一天项羽还会杀他,尤其是他已看清了项羽是个鲁莽武夫,最终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于是他挂印封金、偷偷地走了。 他想起在汉王手下的魏无知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如也去投奔刘邦。 于是,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面见刘邦。 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 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 这一下引起了将领的不满,纷纷说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陈平,便也心生疑团,召陈平来质问。 其内容大概是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 陈平听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 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 寥寥数语,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 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为了彻底孤立项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