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假圣人_第四百七十八章 妥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八章 妥协 (第2/2页)

亲厚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以后还要在朝中为官,这件事让群臣知道了,自己可能连汴京城都呆不下去。

    “陆大人,说说你的想法,这可关系着无数人的生存,陆侯你想好了再说。”

    这话是包拯说的,他怕陆子非年轻气盛之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陆子非清楚包拯威胁的话是为了自己好,瞬间他就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

    “我所做的只是警察部和公安局的本职,至于东西怎么处理,还是皇上和众位大人来决定。”

    纪十安没想到卢宗飞还发现了这么重大的消息,不过他知道这次的功劳已经够大了,再贪下去可能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中刺。

    “我觉着含章说的很对,我们要做的就是各司其职,既然证据都齐全了,我们警察部就不掺和了,交给政事堂的各位我们也放心。”

    大里松气的声音响起,所有人都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只要警察部不咬死不放,剩下的无非就是和皇上做妥协和交换了。

    宋祁说道:“臣觉着后面的事交给刑部就好,皇上去年不是还说刑部的改制么,这次是一个好机会,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让刑部尝试一下。”

    这个交换大臣虽然很不愿意,因为从改制的后果来看,群里会进一步集中到皇上手中,但目前看来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了,若是赵祯能答应,那他们也愿意损失一点。

    赵祯笑了,本来他没想着怎么样,但你们自己提出了,我可就不客气了。

    “众卿觉着枢密使这个职位谁来做比较好。”他没有说刑部改制的事,而是转到一直空缺的枢密使职位上来。

    大家都在想你这心也太重了吧!一个刑部还不能满足你,枢密使你也要插一手,东南局势糜烂,这会枢密使的发言权极大,你这是想一个人制霸朝堂啊!

    “皇上觉着谁来担任这个枢密使比较合适呢?”曾功亮说道。

    赵祯说道:“杜衍你们看怎么样,两朝老臣了,担任枢密使还是没一点问题。”

    杜衍是庆历新政后的产物,他随着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一众人物被贬出朝,他也被贬到了河北西路担任经略使,让所有人疑惑的是提拔的是你,贬的也是你,现在你又要招他回来,是何道理。

    宋庠想到了一个关键点,其实范仲淹和韩琦都比杜衍合适做枢密使,但杜衍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他年纪大,过不了两年就要致仕,皇上恐怕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吧!

    “臣同意杜大人回来担任枢密使,杜大人年事已高,回到京城也算是对老臣一种安慰。”

    这些人精一听到年事已高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当是给杜衍养老了,想明白这些大家一片赞同声,各取所需之下柴家造反的事就这么轻易的决定下来了。

    但谁去处理那些证据就让人头疼了,刑部一家去赵祯不放心,赵祯派人去群臣不放心,所以最后在大家一致同意后,由三方各出一人去处理那些证据。

    陆子非没有跟着去,因为他还有事要和赵祯说,出了垂拱转了个圈又回到里,赵祯笑道:“朕就知道你小子还有事要说。”

    “一切都逃不过皇上的眼睛,臣确实还有疑惑,这个也只有臣知道,审问的时候边没有其他人。”

    赵祯说道:“说吧!现在只有三个人,你放心的说。”

    “这件事怕是和将门脱不了干系,至少潘家一定是知的,丐帮的头目乞三对我说柴家准备由来已久,臣有些担心···。”

    “见到柴易希的时候朕就想到了这些,你以为就咱们两个想到这块吗?那些宰相早都想到了,他们没发难是因为他们急着要擦自己的股,事后算账是他们的正常作。”

    陆子非没有多大的反应,他也想到这里了,不过想到归想到,但对皇上一定要坦言,所以他一直强调态度很重要。

    “那个乞三没有留的必要了,臣私底下把他处理了吧!”

    赵祯说道:“这件事你去不合适,让上官去吧!带回宫里朕还要问一些问题。”

    陆子非说道:“那臣告退了”

    赵祯说道:“你这件事做的不错,各方面的处理都签到好处,这两年你成熟了不少。”

    陆子非告谢后就离开了,出了大他在心里偷骂道:“说这些毫无意义的话还不如来点实际的东西,光说好听的有个用。”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