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如此高义  (第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正文卷第三章如此高义一时间,李成器心中有了想法。    自从父皇退位,姑姑太平公主被赐死。    剩下的兄弟五个老三当皇帝,其他人不敢参与任何政事。    正日里只能玩耍,不若作些什么事情。    “来来来,仁兄,尝尝我庄上密制的调料,酱油。”    李易可不清楚李成器在考虑何等事情,他在极力推酱油。    李成器回魂,依言夹牢丸蘸酱油。    一口咬下,他就感觉有种说不出来的舒服,舌头和嘴,还有整个都舒爽无比。    李易看着,心说:知道谷氨酸钠的厉害了吧?比酱里的更直接是不?    想着李易一转头,只见那些被这仁兄雇来的人正在咬一小口饺子,就使劲蘸一下酱油。    李易不由哆嗦了下,这些人回去要喝多少水?不怕齁到?    李成器这里又蘸两下,略犹豫,问:“贤弟,酱油之物,可还有多?”    “有。”李易使劲点头:“待仁兄归去时,带十坛,每坛十斤。”    说着他眼睛扫一下种蒜的人,意思是,当工钱。    李成器也不推却,颔首而笑。    又问:“豆油之法?”    “仁兄明日来,此法不难。齐民要术有记。得油以压碾为住,我这是用加楔挤榨。”    李易说出以前的人怎么处理植物油。    芝麻油最为简单,磨,磨完成芝麻酱,沉淀后,上层有浮油。    其他植物种子,碾压之法。    等《天工开物》出来,才有进木楔而出油法。    李成器却有些不好意思,问:“贤弟榨豆成油法,可有家中训诫?”    李易摇头:“此法乃小弟自创,不欲守其密,但叫世少饥。”    李成器一愣,放下筷子行礼:“贤弟高义。”    “那个……仁兄啊,酱油你拿回去,凡遇有缘人,可代为言说,每坛十斤,铜钱一缗,不,绢帛一匹。”    刚刚被夸了高义的李易直接开始说卖酱油的事情。    他本想十斤卖一缗,即一千文,觉得贵。    遂改为绢帛一匹,开元时期,一匹帛长五十尺,宽一尺八寸,折钱五百五十文。    那么一斤酱油就是五十五文钱。    李易觉得行,一斤酱油,也是有成本的,快到五文钱了,主要是盐贵。    他酿造了一百口大缸的酱油坯子,这次才开一缸,第一回出油。    后续还能出两到三次,越往后越要加盐,不加盐则不出油,然后兑蒸馏水。    李成器哪晓得面前这个少年心中的盘算和酱油的暴利。    他又不好意思了,十坛子酱油就是五千五百文。    自己叫一百个人过来,一下午,一人五十五文,工钱给得太高了。    于是他决定帮忙卖,王爷卖酱油,算一件雅事,对吧?    “贤弟且宽心,为兄自会寻那好口腹之欲身家厚着。”    “多谢仁兄,待有好事物,定与仁兄分享。”李易心情不错。    他看对方挺有钱的,说不定家中还有人在京为官。    ***    吃完饭,一群人如沉默的来,又沉默着走,挥挥手,不带走一滴酱油。    不过用来蘸酱油的碟子干干净净。    “东主,这是今日所耗油面账目。”管事宋德来到李易的书房,递过一张纸。    “管事辛苦。”李易接过纸,对宋德点头。    表示我明白你的意思,咱家的面不够了,不能再请那么多人吃饺子了。    管事离去,李易入账。    管事使用的是三柱结算法,招的时候便有要求,识文会算。    李易入自己的账,复式记账法。    同时还有他制作的套表表格。    如,三表等于二表加一表这种统计方式。    现在其实用不上,但规矩要定下来。    包括折线图、复合饼图……    ***    李成器带着十坛子酱油和一坛子豆油快马往家赶。    先过灞水,然后七里地就能到通化门。    但他没去通化门,而是从城外向下斜着跑,去春明门。    从春明门进去路北边的一大片地方是兴庆宫。    原来叫隆庆坊。    李成器就住在这里,还有三个弟弟也住一起。    今年就被迁出来了,跑到了斜对角的安兴坊。    如果回安兴坊,应该走通化门。    进通化门,路过永嘉坊就到了,永嘉坊的下面就是兴庆宫。    他相当于跑个远路绕一圈。    目的是去兴庆宫的正门,坐北朝南,兴庆宫正门在南边。    表示他有正经事,让带酱油坛子的人给了两坛子,他才绕着回家。    他琢磨着,如果三弟今天不去永兴坊的话,回到兴庆宫,一听说自己走正门送东西,也要询问。    若不回兴庆宫,兴庆宫里的人自然会去向三弟说。    李成器看来,酱油事小,豆油事大。    多一种油,百姓就少耗一些粮。    关键是那个榨油法,豆子都能榨出来油,其他油料作物榨出来的油会更多。    皇宫之中,李隆基还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