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3章 挑动造反 (第1/2页)
大周内卫第1043章挑动造反祖大寿问:“国公这是何意?” “并无他意,你有攻城器械,我有军卒,你我联手破城,功劳算两位将军的。” 粆图表明态度,不是来抢你的军功。但是,请将云梯、冲车、大炮贡献出来,我军的兵卒负责攻城,待城破后功劳归你。这样一来,察哈尔军得到急需的东西,将军有了战功,皇帝那边也高兴,如此完美的结局不是我等共同期盼的吗? 吴襄给祖大寿使眼色,可以同意了,我们没别的路。 祖大寿一直提防察哈尔人抢功,没想到人家如此大度,根本不和她在乎。 这等胸襟,这种格局,祖大寿自愧不如。 粆图怕他拒绝,再次退了一步,说道:“我军可参照袁督师攻克辽阳,由察哈尔军佯攻,两位将军带领所部偷袭其它位置得手,如何?” 祖大寿再不答应说不过去了,人家情愿做你的助手,让攻入城池的荣耀加在你身上,还想怎么着?天底下有几个人这般帮忙的? 祖大寿握住粆图的手,双手摇晃了几下,很显然在最近连受打击的情况下,居然还有粆图这等实在人争着抢着帮忙。 他倒不是握手,现在还没有这个礼仪,只是压抑着激动表达谢意。 送信的人到了,传达皇帝的旨意。 因为是军营,皇帝特许可以站着接旨。 圣旨上说,沈阳城外一战虽伤亡惨重,却能与之死战而不退,无论是察哈尔军还是关宁军都表现的不 错。现如今,皇太极暂时偃旗息鼓,我军恰好要抓住这个时机,尽早攻下沈阳城,让皇太极无家可归。 圣旨命令,祖大寿为帅,统领吴襄部、察哈尔军共同攻城。 粆图很佩服皇帝敏锐的觉察,似乎是看透了祖大寿的心中想法,给他统帅权,让他放心的进攻,用攻克沈阳的战功抵消前面犯过的错误。 粆图并不担心察哈尔军被利用,皇帝虽然让他听命于祖大寿,却仅仅在攻取沈阳城这件事情上,不涉其 它。 大战一触即发,明军并非最好的状态,城内已经常见人吃人的惨状,三天后的沈阳是什么样子的,皇太极会不会赶回来救援,到时候孰胜孰败,一切都还是未知。 同样的战术第二次使用,察哈尔军的进攻让城内守兵非常吃力,当他们全力以赴的抵抗时,另一侧的祖大寿和吴襄发动进攻,成功的攀登城墙,发起一场近身rou搏战。 沈阳城内没有太多女真守兵,而且他们已经忍饥挨饿很久,战斗力较之往常降低了许多。 城门开了,祖大寿骑马到了街头,他看见倒在地上女真军卒的尸首,也看到家家户户紧闭的房门。 有军卒恶狠狠的踢开一家,却发现主人已经死去有几天。不是因为战乱,而是饿死的。 祖大寿直奔沈阳城内的“皇宫”,按照皇帝此前在信上提起的,他要保全皇太极及女真贵族的家眷。 一方面,祖大寿开始写奏疏报捷。另一方面,他命令把军粮分给百姓,以及沈阳皇宫里住的那些女人们。 吴襄对他说,总算不用死了,我等二人要感激察哈尔人的帮助。 可不是嘛,要不是粆图和岱青的鼎力相助,他俩无论如何也打不进沈阳城。 吴襄感叹,“我等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今想来悔之晚矣!” 祖大寿也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察哈尔,身为汉人,却行鸡鸣狗盗之事,我祖大寿愧疚啊!” “因我等离去,导致袁督师的伏击失败,数千军中兄弟受此连累。辽阳之战,两方势均力敌,正是因为我等不在,方才造成损失惨重。” 祖大寿也说,“围住沈阳,若是早早攻打,也不至于贻误战机,导致后来被皇太极袭击,还是我等之过错。” 再看人家察哈尔军,身为异民族,却讲究信义,夺取青海后交由大周朝统治,并协助出、台长期稳固统治的办法。等粆图和岱青率军抵达沈阳,二话不说就去进攻,没有任何小肚鸡肠的算计。 这是何等的胸襟,察哈尔人尚且如此,祖大寿与吴襄能不羞愧吗? 等到封锁“沈阳皇宫”,安置好城内百姓,祖大寿和吴襄到了城门口,他俩光着膀子,后背插了荆条,跪在地上等着皇帝前来。 公孙剑是第二天方才抵达的,既然沈阳继辽阳之后归了大周,从战略角度考虑,他们再加把劲,便能将女真赶出这片区域,以前的营寨便不再需要。 在城门口,他看到跪地认错的祖大寿和吴襄。 公孙剑没有理会,径直走了过去,只是吩咐身边的王承恩,让他们准备好了进城来见。 公孙剑选择直奔皇宫,他要坐一坐皇太极的龙椅,尝试下与紫禁城的是否相同。 刚坐下没多久,王承恩禀告,祖大寿和吴襄来了。 “进来吧!” 两人还是光着膀子,背着荆条,这是战国时期廉颇见蔺相如的规格。 公孙剑挥了挥手,别弄那些虚头巴脑的,摘下来,穿好衣服。 祖大寿和吴襄面露趨尬,还是照皇帝吩咐的做,垂手侍立在旁边,不知如何开口? 公孙剑望着他俩,问道:“尔等知罪?” 两人跪倒在地,罪该万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