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会员 (第1/1页)
林祭酒浑厚的声音道,“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普惠大师既立基金会,行善事,扬善举。” “我国子监做学问,重礼法,亦当仁不让,从善为之。” “今日,我以国子监祭酒之名,赠予慈善基金会十个监生名额。” “慈善基金会可自行推举,十位有德有才,有善心之辈,入我国子监就读。” “同时,老夫还要劝戒天下文人学子一句话。” “那便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善向善,是为德也!” 林祭酒说完,便潇洒的转身,把场地让与大郎。 大郎还未开口,就见普惠大师登上拍卖台。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感谢林祭酒心胸广阔,为天下行善之人提供一福缘,老衲在此谢过。” 普惠大师说着,朝着林祭酒的方向微微颔首。 而后端正目光,看向席间的所有人。 扬声道,“凡是入我慈善基金会为会员者,皆可推荐其家族子弟。” “老衲和宋农女,将择优录取,推荐进国子监入读。”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成为慈善基金会会员,便可推荐人入国子监。 这简直就是为进入国子监,而苦求无门的学子们,提供一条捷径。 “敢问大师……” 一名学子激动的站起身。 “怎样才能进入基金会成为会员?” “这个嘛……” 普惠大师卖了个关子,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 伸手一指,指向右侧正饶有兴趣,看向这边的宋青苑道,“此事由宋农女负责。” “想成为基金会会员,当问宋农女……” 我X,老和尚! 宋青苑忍住爆粗口的冲动。 普惠大师为了保持,在一众百姓心中的光辉形象。 那与人谋利,汲汲而营的小事,便由她出面担了。 行!担就担吧! 谁让她最初看中的便是普惠大师之名呢! 想好了,宋青苑便站起身,缓缓走上拍卖台。 扬声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慈善基金会欲行善事,赈济灾民,帮扶百姓。” “然财力有限,囊中羞涩。” “是以在基金会成立之初,愿意捐银一万两以上。” “并且承诺响应基金会号召,以后继续行善事者,将成为慈善基金会会员。” “一万两?” 众人一惊,尽皆懵了。 原来进个慈善基金会,还需要拿出万两白银,这…… “宋农女,既然是为善,那为何还要以银钱论会员?” 数道争议的声音,不约而同的响起,甚至带上了逼问的架势。 大有宋青苑一个回答不对,就要为其基金会落下污名。 “并非如此!” 宋青苑微微一笑。 不紧不慢的扬声道,“我刚已说过,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前提只有一个,便是终身为善。” “出钱者,需在灾患之时,响应基金会号召,布善施粥,赈济百姓。” “出力者需行安抚之事,例如组织,舒缓灾民。” “甚至关键时刻,要亲赴灾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只此两样,做到其一,便可成为慈善基金会会员。” “而基金会成立之初,所有成为基金会会员者,皆有一个推荐名额。” “基金会会按照其贡献,以及所推举之人的学识,人品,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择优推荐入国子监。” 宋青苑清脆的声音,落落大方的说着。 其实这番说辞,是她与普惠大师,林祭酒,早已商量过的。 然而纵使换了花样,却难改其内里本质。 毕竟慈善会刚成立,哪有什么出力的贡献。 所以说还是谁出银子多,谁的贡献便大。 这一点,无论是宋青苑,还是普惠大师,亦或是林祭酒,都心知肚明。 是以,普惠大师不愿说此俗事,便把宋青苑推上了前台。 听了这番解释,一时之间场内众人窃窃私语,驻足观望。 “杨家愿意成为基金会会员。” 这时,一道清脆的女声,在场中响起。 宋青苑抬头一看,便见是杨云晴。 她此时正和自家兄长,以及杨家在京城这边的主事人,坐于第九排的某个位置。 见宋青苑向她看来,便扬起微笑。 甚至还饶有兴致的,对着她眨了眨眼。 可惜宋青苑距离她甚远,未曾看见那双漂亮的眉毛,眨动时的样子。 而这时,杨云晴身边的兄长,也跟着起身。 大声道,“我杨家,愿意出三万两,捐与慈善基金会,成为慈善基金会的一名会员。” “另外我杨家承诺,后续银两,将视情况追加。” 杨兄未把话说死,而是留了转换的余地。 是他们杨家兄妹,和在京中杨家的主事人,商议而定的结果。 而具体的,要等杨父来京之后,才能在议。 “谢杨家深明大义!” 宋青苑躬身道谢。 随后道,“此时正值拍卖之际,想入会员者,可在拍卖结束后,再来找我具体商议。” “现在,还是继续拍卖第二件物品吧……” 宋青苑说着,便挥了挥手,回到了之前的座位上。 一转头,却见杨云晴欢快的向她这边摆着手。 宋青苑想了想,对着杨云晴的方向招了招。 杨云晴见状,便与杨兄耳语一番,而后起身从外围绕了过来。 “苑儿!” 杨云晴趴在宋青苑耳边,低声道,“我和大哥能调动的,就只有这三万两,我先捐上来。” “若是不够的,待我父亲进京,会继续捐赠。” 先前杨云晴听宋青苑说起此时时,便已和其兄商议。 火速去信淮安府,要求杨父进京。 此时杨父已在路上。 “好,放心吧,名额我给你留着。” 宋青苑点了点头,既而强调道,“但是银子……” “必不可少吗!” “我知道!我知道!” 杨云晴连忙接话,豪气的道,“我们杨家或许别的什么都缺,但是就是不缺银子。” 杨家是皇商,经营多年,又有杨嫔在宫中打通关系。 旗下产业虽然不及程奇等,京中大商人,可亦是不差。 在北方一带,绝对算得上是财力雄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