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8章,南下的朝鲜人和倭人 (第2/2页)
满脸笑容的来到刘晋的面前,点头哈腰的说道。 “有什么事吗?” 刘晋看了看眼前的倭人和朝鲜,这两个人应该是这些朝鲜人和倭人的头人,专门负责介绍、组织人来南洋这边务工,从中赚取佣金和报酬的那种。 “公子,您需要用人吗?” “雇我手下的这一百多号人吧,只要包吃包住,大人给五两银子一年就可以了。” 朝鲜人满脸笑容的对着刘晋说道,他眼力不错,刘晋这一身穿衣打扮,再加上随身带着的仆从,绝对是一个大公子哥,可以雇佣的起自己手下的这些人。 “公子,连我的人一起雇佣了吧,都是身强体壮的成年人,包吃包住,一年给五两银子就可以了~” 那个倭人也是同样开口说道。 “一年五两银子?” 刘晋一听,也是微微有些惊讶。 这个价格实在是太低了。 刘晋可是知道,在京津地区这边,大明人随随便便去工厂里面做事,一个月至少也是有三四两银子,要是自己麾下的诸多产业当中,这工资待遇还要更高。 这些倭人和朝鲜人千里迢迢来南洋这边做事,一年竟然只要五两银子,不得不说这个价格是真的很低、很低,非常低廉。 “公子,这已经是市场最低的行情了,这买一个奴隶都需要三四十两银子,我们一年也仅仅只是要五两银子。” “我们朝鲜人做事都很认真,也很勤快的。” 那个朝鲜人听到刘晋的话,以为刘晋是嫌价格过高了。 在朝鲜和倭国,底层的农民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干活,其实也是非常的艰难,也一年到尾都吃不上几顿饱饭。 两个国家都是人多地少,可耕地非常的少,到了底层,很多时候日子比起大明人还要更加的难过。 在朝鲜和倭国,别说是一年赚五两银子了,一年到尾能够吃饱饭都算不错了。 但是来大明这边做事、务工,一日三餐顿顿管饱,还有鱼rou吃,到了年底还能够有五两银子拿,这吸引了大量的底层朝鲜人和倭人来大明务工、做事。 “是啊,是啊,我们倭人做事也很勤快的,我们都非常的老实,也非常的听话。” 那个倭人也是跟着直点头,他们作为头人是有抽成的,到了年底的时候,这些来大明务工的人拿到了银子,也是要给他们一笔抽成。 “你们出来做事,怎么连小孩也都带上了?” 刘晋微微点头,再看看他们身后的那些朝鲜人和倭人,有很多的小孩子,这些小孩子无忧无虑,好奇的再看着刘晋,看着这个眼前的大明公子哥。 “没有办法,放在家里没人带,只能带出来。” “公子,这些小孩子吃的都很少的,而且也可以帮忙放牛、喂马之类的,给口饭吃就行了。” 朝鲜人立即笑着解释,带着小孩子出来,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很多人来了南洋之后都不打算再回去了。 只要赚了银子就可以在南洋这边定居下来,他们朝鲜人和倭人也是可以在大明定居,这个政策也是吸引了很多朝鲜人和倭人迁移到南洋这边来。 因为南洋这边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又急需大量的人口,朝鲜人和倭人只要会讲大明话,在这里也是可以定居下来的。 当然他们是没有办法享受和大明人一样的待遇,如果是大明人迁移来到南洋是可以获得大量土地的奖励,同时南洋官府这边也会负责给你建好房子,再发给你种子和农具之类的。 他们这些倭人和朝鲜人就没有办法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既没有土地的奖励,同样官府这边也不会给你建房子之类的。 想要在大明这边定居,你就必须要在这里自己花钱买房子,或者是自己买地建房子。 在大明这边定居下来之后,他们也没有办法获得大明人的身份,必须要他们的下一代才能够获得大明人的身份。 但即便是如此,依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朝鲜人和倭人迁移到大明的南洋来,因为来这里给大明人打工也比在自己国内过的好。 干个几年,有了银子,买下块地建个房子就可以定居大明了,到了下一代就是大明人了。 而且在大明这边生活比较轻松,赚银子比较多,又不愁吃,来大明定居的人很多,每天都有一船、一船的朝鲜人和倭人来到南洋这边务工。 拖家带口,都是准备以后在大明这边定居下来的。 “你们这都是以后准备定居我们大明了吧?” 刘晋微微点头,看了看他们,想了想说道。 “不满公子~” “我们确实是打算定居大明,天子圣恩,让我们朝鲜人和倭人也能够享受到大明的一些雨露,我们也是打算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样就可以长期在这里工作了,在朝鲜和倭国,我们连饭都吃不饱,还是大明好。” 对方笑了笑点点头。 对于底层的朝鲜人和倭人来说,签署了大明藩属国协议书,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可以自由往来、定居大明,这是一个好消息。 依靠强大的大明,伴随着大明的扩张,他们也是能够跟着享受到诸多得福利,大明新扩张的土地太多了,没有足够的人去耕种。 朝鲜人和倭人又人多地少,彼此正好互补。 在南洋、辽东、交趾、象林等等诸多地方都有很多的朝鲜人和倭人迁移过来,甚至于现在还有很多朝鲜人和倭人跟随船队前往黄金洲去开出黄金和白银。 “嗯~” 听到这,刘晋也是笑着点点头。 看起来似乎好像大明吃亏了,这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这些朝鲜人和倭人也可以定居,似乎有些不公平。 但是透过这表明就可以知道,真正收益的还是大明。 这些朝鲜人和倭人来帮大明开垦土地,种植甘蔗、水稻,加快了大明对南洋各省的开发和管理,也是巩固了大明对这些地方的统治,弥补了大明人力上的不足,而且再过上一些年,这些人的后代子孙,他们就不会再自称朝鲜人和倭人了,他们都会成为大明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