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五章 结构调整 (第2/2页)
的现金来源。 时代也不容小觑,去年营收4个多亿。尤其跟茅台的CI合作,让大国企纷纷上门。 不包括不动产,以上便是仨人的全部产业。 而目前,鉴于小旭的网瘾,还打算搞家风投公司,进军互联网。 ………… 1月,一份经济报纸公布数据: “据贸易部统计,全国100家大型百货商场销售利润增长率,1991年为19.9%,1992年为24.2%,1993年为从1994年开始,大型商厦效益开始下滑,且愈演愈烈。 94年销售利润增幅同比下降年又下降了37.8%…… 唯有一家例外,便是去年刚挤进百强,便排名第一的大都汇。销售额为22亿8千4百万,第二的是魔都第一百货,18亿5千万。 最令人惊讶的是平均利润率。 1994年全行业为大都汇13%,去年7%,大都汇13%,保持平稳即是逆势上扬。 单以京城为例: 截至去年年底,1万平以上的大型零售网点已达到50家,且地段集中。这些商场的经营定位、商品特色、服务方式差异不大,同质化严重,再加上竞争激烈,远未达到理想的销售目标。 而且老百姓钱包鼓了,却也成熟了,刚开张或许热闹几天,一旦发现与别的地方雷同,就会大失兴趣。 在前不久召开的商务会议上,市政府明确今年目标: 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高中低档结合以中低档为主。重点发展便民、利民的零售网点和连锁店……” 消息出来,政府率先把一块表彰牌牌发了下去。 全国第一! 安置就业! 纳的税都快一亿了! 而同行们都在疑惑,怎么做到的?一时间大都汇爆红,那些人行动力也快,趁着春节前的这点时间,纷纷组团参观。 本山大叔有部电影《来的都是客》。大意讲乡里办厂出名,各地都跑来参观调查,食堂每天都要接待,铺张浪费云云。 程总接了几波受不了,直接找京台的摄制组,全程跟拍,说要做个纪录片。顿时收敛许多。 也有真来学的,惊叹不已。 “每个参观团问的第一句话,都是你们怎么做到的? 我的回答永远不变。 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在一座城市的厚重与沧桑面前,任何企业都是过眼云烟。 城市如果不接纳,我们只能灰溜溜的走人,所谓的强势不值一毛钱。做商场,不要高估了自己,对供货商好一点,对顾客和员工好一点,其实就这些。” 程总在镜头前侃侃而谈,领着一帮人到处走。 首先是干净。 清洁工用木屑擦地板,然后扇干,保证无水渍;每一件商品、每个包装箱都被一遍遍擦过;连最容易脏乱差的美食城,垃圾桶也是干干净净,不到一半就会被清走。 其次是贴心。 每个电梯口都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帮助年老不便的顾客;每个商品旁边都有小贴士,如卖鸡蛋的地方会告诉你“煎蛋小妙招”。 在这里买件服装,可以干洗、扦裤脚、换拉锁;在这里买件首饰,可以免费清洗、维修。 光这两点,同行都服了,更别提吃喝玩乐购一体。 这年头讲究服务的不少,比如亚细亚,但它讲究的是态度,没落到实处。还得结合时代背景,像什么“不满意无条件退货”的。 90年代啊,许非这么搞能赔死。胖东来也是从99年开始做的。 总之,大都汇狠狠刷了波关注,连羊城的新店也跟着火爆。程总应对得体,大将风度,张俪死活不露面,隐形老板。 当然了,能知道的肯定会知道,仨人在京城富豪圈里已颇有名气。 就在春节前的某天,许非忽然收到请柬:中国会开张,请他出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