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720章 寇准的担忧 (第3/3页)
也没办法埋怨。 吕夷简、寇季等人施礼过后,离开了宫殿。 各自带上了各自的赏赐,纷纷离开了皇宫。 出了皇宫,为了避免被人三番五次的拜访打扰,他们几个人直截了当的放出了风声。 他们在宫里半个月,是在帮官家准备演武的事情。 为何要演武? 官家在位期间,先征得河西,又败辽国,还征灭了西夏,难道不应该夸赞一下武力,向祖宗炫耀一下? 借口十分完美。 朝野上下所有人也信以为真。 因为赵祯在大胜之后,确实有资格演武一番,向祖宗炫耀一下自己登基称帝以后干出的政绩。 寇季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府上以后。 寇准已经在正堂内坐着了。 寇季对寇准一礼后,准备离去,却被寇准给喊住了,“你就不准备跟老夫说点什么?” 寇季闻言一愣,拱手道:“我在宫里待了半个月,主要是为了跟官家商量演武的事情。” 寇准黑着脸,喝骂道:“放屁,你当老夫是白痴吗?小小的演武,需要将枢密院、内廷的重臣全部圈在宫里大半个月?” 寇季摊开手,苦笑了一声道:“真话官家不让说……我只能编瞎话了……” 寇准闻言,脸色十分精彩。 他几次张口,最终还是没有强迫寇季说出事情。 寇准做了半辈子的官,如今虽然已经离开了中枢,却仍旧关注着朝政。 朝廷如今要做大事,他却什么也不知道,他心里自然痒痒。 所以才会特地回到府里等寇季。 可是如今什么也没问出来,他心里自然十分难受。 他难受了,自然不会让寇季好受。 寇准阴沉着脸道:“老夫已经去信给你爹,召你爹回府了。” 寇季闻言,脸色有些难看,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那个爹,他坑人啊。 您确定要把他叫回来? 寇准通过寇季的脸色,看出了寇季的心思,他冷哼了一声道:“老夫倒是觉得,他回京,对你而言,是一件大好事。” 寇季一脸疑惑。 寇准哼声道:“老夫听闻,夏竦在被抓获以后,离间过你和官家,你和官家都没有在意此事。” 寇季缓缓点头。 寇准继续道:“石元孙在作乱的时候,将你说成了把持朝政之人。” 寇季略微一愣,大致明白了寇准要说什么话了。 寇准收起了脸上的冷意,语重心长的道:“一个人说你,你可以不用在意。两个人说你,你就得放在心上了。你如今风头太盛了,满朝文武看你眼红的多不胜数。 若是所有人都诋毁你,你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官家信任你、护着你。 你看似得到了官家的恩宠。 可官家护你一次,满朝文武对你的厌恶就会多一分。 你在西北遇刺,官家为了去见你,跟满朝文武对着干。 满朝文武自然不敢记恨官家,但却敢记恨你。” 寇准属于过来人,他没少被别人的风言风语坑害,所以才会跟寇季说这番话。 寇季听到了寇准的话,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寇准继续道:“你做事虽然圆滑,但骨子却有一股子正气。不贪权,也不恋财,没什么可以自污的。官家可以蛮横的护你一次,却不能次次蛮横的护着你。 所以你得想想办法自污。 给官家留一些护你的余地。 万一哪一天满朝文武胁迫着官家处置你,官家也好避重就轻,从轻处罚。 更重要的是,一旦官家觉得你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也有理由罢去你的官爵,让你告老还乡。 你若是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污点。 官家就只能栽赃陷害你,顺便送你去死。” 寇准说到此处,一脸郑重的道:“你爹的不堪,以前没有用处,现在却有大用。他回到了汴京城以后,就让他住进汴京城的大宅子里。 他在里面做什么,你都不要管。 汴京城的大宅子里,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我们祖孙也不用担心他干出什么犯忌讳的事情。 他只要不公开扯旗,犯下多大的过错,官家也会看在我们祖孙二人的面子上,放他一马。” 寇季皱起了眉头,纲要开口。 寇准就郑重的叮嘱道:“不要将自己的性命交托到别人手里……” 寇季略微一愣。 寇准又道:“无论是满朝文武,还是官家,知道你有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爹,会放心很多。” 寇季心中哭笑不得。 脸上却不懂声色。 寇准在为他的以后担心,可他却一点儿也不担心。 他准备了不止一条后路,每一条都足以让他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富富贵贵的活下去。 没必要担心朝堂上的事情。 再说了,他和赵祯正在革新,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要跟全天下的人作对。 赵祯根本不会忌惮他的。 赵祯反而会害怕寇季会顶不住全天下人的压力,先倒下。 在革新的问题上,赵祯只有寇季这么一个盟友。 似吕夷简等人,那也只能算是暂时的盟友。 他们之所以帮着赵祯革新兵制,那是因为赵祯并没有动他们盘子里的rou。 赵祯一旦动到了他们盘子里,他们会不会继续充当赵祯的盟友,很难说。 在这种情况下,赵祯绝对不会忌惮寇季。 反而会想尽办法护着寇季。 因为寇季倒下了,就剩下他一个人面对全天下人了。 到时候他肯定撑不住。 不过寇准一片好心,寇季不打算拒绝。 诚如寇准所言,以他们祖孙如今的地位,只要寇礼回到了汴京城以后,不扯旗造反,其他的麻烦几乎奈何不了他们祖孙。 毕竟,寇准身为昭勋崇德阁第一臣,可不仅仅是一个名誉。 相对的还有许多隐性的待遇。 此外,寇准有一句话,寇季很赞同。 就是给赵祯留有余地的那句。 他确实得想办法给赵祯留一些余地,不能让赵祯一直跟满朝文武对着干。 寇季之所以赞同此事,倒不是为了明哲保身,而是为了革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