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0章【大红袍出名了!】 (第1/2页)
第二天。 上午。 只要是同城市的,快递差不多都到了。 堂姐打来电话,“小烨,我还以为你给我寄的什么东西呢,原来是化妆品和手机啊,还是最新款的圆盒?” 张烨笑道:“收着了?” “收到了。”堂姐道:“你这东西也太贵了!” 张烨道:“反正都是白来的。” 堂姐:“行,那姐谢谢啦。” 张烨道:“你网店生意怎么样了?” 堂姐眉开眼笑,“自从上了你的照片和广告语,去年开始生意就一直不错,而且随着你人气越来越高,姐的小生意也越来越好。” “那就行。”张烨道:“以后我照片你也随便用,反正我没经纪公司,也没有那么多限制。” 片刻后,姚建才也发来短信。 姚建才:张儿,东西到了。 张烨回复:得嘞。 姚建才:哈哈,蜜蜜让我谢谢你呢,这丫头抱着那什么盒的手机正玩儿呢,你嫂子也把化妆品拆开了,试了试洗面奶,说效果很好。 张烨:喜欢就得。 然后小吕发来信息:谢谢张老师! 大飞:东西到了!张老师威武! 侯哥:张导,给你拜个早年了!谢谢手机!太好用了! 歌唱家张霞奶奶打了电话过来,“谢了小张。” 北大中文系老师苏娜则直接在微博上晒图了,发了手机盒快递盒和拆箱后的照片,在微薄道:“谢谢张教授的新年礼物,很喜欢!” 章远棋也收到东西了。 不过老章就发了两个字给他:已到。 张烨问:用着怎么样? 老章:凑合用。 微微一笑,张烨知道老章就私底下就这个脾气,也没在意,给大家都回了几句后,就收拾东西赶紧上班去了。 …… 步入年底冲刺阶段了,很多工楸也不知怎么一下子都来了,张烨的行程也顿时被安排的紧锣密鼓。 饭局…… 年终总结…… 《舌尖》的宣传…… 广告商的反馈活动…… 整整一天,忙得不得了。 结果就在晚上还出了一档子事情。今晚是《舌尖上的中国》最新一期的播出,很多观众照例手在央视十四频道前观看。按照以前的套路,《舌尖》播的都是一些吃食,食材也好,菜品也罢,但是今天这一期中间夹杂着一段关于茶叶的情节,按说茶叶也无碍,也是走舌尖的东西,关键是这个茶叶大家好像谁也没听说过。 “武夷山景区内有一处不知名的寺庙,香火并不旺。这天清晨,小和尚慧智照例起床,和师兄一起打水……” “绝壁之上,几株茶树绿意盎然。” “此茶便是大红袍。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节目比出后,网上反响很大。 “大红袍?” “这是什么茶?” “乌龙茶?我怎么没听说过啊?” “你见识短吧!” “我见识短?我草我就是武夷山本地人啊!” “楼上看口音不像。” “汗,我是跟张烨学的,我真是本地人啊,武夷山的茶叶也有不错的,有名的,可从来没有什么大红袍啊!” “没错,我也是本地人,真没有大红袍这茶叶,我家是茶商,爷爷和父母这一辈的人都是搞这个的,如果有大红袍这种龙茶我不可能没听说,乌龙茶就那么些,我倒着都能背出来啊!” “那不对啊,《舌尖》上说的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说错了?” “还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这不是扯淡么!三次就坛了啊!” “要是真按《舌尖》上说的,那这茶叶还不得是国内第一茶啊!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然后连本地人都不知道?” “不能啊,张老师做节目很严谨的啊,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网上争论不休,而且越争论动静越大。 很多不喜欢张烨的人都找到了机会,立刻披挂上阵了。 “张烨就是胡说八道!” “还大红袍?你瞎编的吧!” “哪儿有这种茶叶!” “这节目也太不负责任了!” “这是欺骗观众啊!” “野山上的破茶树,能好喝才怪啊!” 末了,一些本地人甚至是本地茶商也纷纷在微博上露头了。 一个福建茶叶店老板道:“大红袍?恕我孤陋寡闻,真的没听过。” 一个武夷山做乌龙茶的商人道:“我也没过,有这么好的茶吗?要是真有节目上说的这么好,全世界就这么几棵树,且还口感香味这么优益,那还不得卖出个天价?不可能没人知道呀。” 有个茶叶协会的专家也出来了,“这是什么茶?” 一时间,《舌尖》毫无征兆地迎来了一大波骂声,骗子啊,不负责任啊,假节目啊,等等标签都给他们贴上了! …… 家里。 闫天飞紧急联系到了张烨。 电话中,老闫声音急切,“小张老师,你上网看了吗?这大红袍是什么情况?真没有这种茶吗?” 张烨笑笑,“是他们孤陋寡闻。” 闫天飞愕道:“那可都是本地茶商啊,他们也不知道?” 张烨说道:“闫总,我做节目从来不搞那一套虚的,您又不是不知道,这茶肯定没得挑,只不过识货的人不多。” 听完,闫天飞也放心了,“我就说嘛,你小张做事从没让人失望过,行了,那我就知道了,危机公关也不需要了?” 张烨道:“不需要吧?看情况,我来处理。” 闫天飞道:“好,年底了,你就辛苦辛苦吧。” 张烨笑道:“应该的。” 网上还在争辩。 《舌尖》第一次出现了信任危机。 事情是在第二天出现的转折。 《舌尖》的收视率太高了,已经是一档国民纪录片了,虽然一个镜头都能引起全国观众的瞩目,那从未耳闻的大红袍自然也被无数人关注着,这不,就有不少当地的茶商甚至是本地茶协会和全国茶叶相关组织的人慕名前来,坐飞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