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五十九章 早就知道 (第2/2页)
师们。 是他们一直给我们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当我们的思想和现实不符的时候我们肯定打一个很沉重的问号啊。 这是一个必然的事情。 不过现在我已经适应了, 估计今天她们出去是应该是全体请假,好吧我承认我说的是有点好听了,估计她们应该是全体逃课,这样才符合她们的标准,这样才符合云慈的性格。 对于云慈我其实是特别的了解,云慈以前的时候是不甘愿做一个正正规规的人,就特别的喜欢逃课,不听老师的话。 但是到了大学之后确实是有一些改观的,这也就是说明了大学的一些用处,哪个说上大学没用的,来来来,站出来看我不打死你。 云慈什么事情都和我说,本来就是情侣当然应该这样做了。 云慈还说他们的教导员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平常的时候都是不苟言笑,并且和高中的班主任是一样一样的,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或者是没有什么必须请假的事情不准许请假。 其实乍一听这个事情好像有点苛刻,但是仔细想的话,这不就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吗? 虽然我经常吐槽他们的教导员,但是说实话在内心还是感觉到比较佩服或者是比较崇敬的。 虽然说可能是一些工资的原因导致他必须这样做,也就是说一些考勤吧,但是能够做到一个这样的地步我觉得对人负责是肯定的,另外就是能够营造出一个比较好的氛围,无论是这个氛围是真的是假的,但是我觉得这个氛围至少是营造出来了 对于一些真正想学习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就比如说云慈,云慈的改观是非常大的,虽然他自己说的话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我相信对于读书这件事情她是不喜欢用这件事情来炫耀的,也就是说如果她真的读书了,她就会说她读书了。 而不是用读书这件事情表明自己有多么多么厉害,也不会用读书这件事情据说自己有多么多么的强大。 所以我对云慈的变化还是感觉到比较开心的,我一直就坚持一个理论,就是读书这件事情是有用的理论。 我说的读书并不是广义上的教育,我说的读书就是这个本意上的事情,也就是这个读书。 而且我读书的时候我不喜欢搜索什么人生必读的十本书,不读这些书你就后悔了之类之类的。 还有就是类似于一些文章写的千万不要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这些文章我都不喜欢去看,尤其是看了这个标题之后,看了这个标题我就不想再看了。 我觉得读书这个事情的选择不应该以别人的标准,比如说一些平台的分数,根本不能够作为参考的对象,作为表意的参考对象也就算了,如果作为一个深层的参考对象的话那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读书的时候是要找这种类型,先看看自己感兴趣的类型是什么,然后在找到这个类型自己感兴趣的作者或者是题材,慢慢的看这个题材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我们也要去注意这件事情,注意这件事情之后我们再读多一点,我能够发觉原先看的那本书究竟是好还是坏了。 就算是原先看的书他是一个不太好的书,这个时候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出来这本书是有用的,如果说直接从一些平台上看这个书的分数比较低,然后直接把这个书舍弃的话,我没有办法从一个整体看透这个圈子的态度。 当然了一些特别特别烂的书就直接否定,这个是一些特殊的情况,不过一般能够上市的书,基本上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的,一些优缺点自己选择,别人灌输的思想再好那不是自己的。 不需要听从书的思想,只需要听从自己的思想来学习书上的文化,所以说这个书上面的思想自己判断对与错,而且一定要学会与别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一种上升的思想幅度。 也能够体会到别人对某种思想的看法,于是乎这本书的作用就会大大的提升,甚至说不需要与别人辩论,辩论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一个高度很高的事情。 所以在辩论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找寻一些,我们能够看到高的高度,我们能够看不到的高度。 其实有些理论是非常的cao蛋,我记得我老师以前的时候就经常和我讲这些理论,但是当时的时候感觉还挺有道理的,那现在的话其实就没有感觉那么有道理了。 尤其是把一个人比作一个木桶的时候,我记得很多的人都听过这个木桶的效应,就是一个人的短板是影响他发展的底线。 就是在提高短板的时候才是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底线。 当时觉得还挺正确的,但是现在的话我觉得这件事情只能够是对一个团队来说,而且还是对一个各司其职的团队,不能够有重叠效应的团队。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个理论的话确实有些不恰当,至少我是这个样子感觉的。 人的发展起能够用一个木桶效应来证实?如果说这样的理论的话,用一个浅显的例子来举一个非常宏大的事实的时候,我能够说一大堆,真的是丝毫不夸张,我绝对是能给我说一大堆的。 所以有些理论听一听看一看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在辩驳真假的过程中,来得到一些自己理论上的升华,说起来的话其实也是比较好玩,感觉上也是比较舒服的。 所以对于云慈读书这件事情我是一百个支持,如果哪天说她如果想让我花钱给他买书的话我绝对是会支持的,买什么别的衣服戒指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可能会拒绝,但是如果说要买书无论是正版的盗版的我都给她买。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在买书的时候我都是能够花很大的价钱,我记得以前的时候正版的书大约是在200块钱左右,本来是想在网上搜一下的,但是想了想电子书和实体书其实在读的时候这种感觉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于是乎就狠了狠心,骗了莫翔200块钱,把这个书给买了下来。 好吧这个时候应该画重点了,那就是骗了莫翔二百块钱,其实这个真的不是我想做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莫翔给了我这个机会。 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梦想给了我这个机会我觉得我就应该把握住,于是乎就骗了莫翔的钱。 那个时候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钱,现在的话让我买一本二百块钱的书,只要会有用我觉得是毫不犹豫的。 而且即使是云慈说,其实是云慈让我买我也毫不犹豫,因为手上现在是有一点钱的,花钱的地方不是特别的多,除了日常的吃饭之外就没有什么太多的花销了。 住的地方也是有人交钱,甚至吃饭的时候都是有人请客的,再加上吃饭是在学校,还是比较便宜,一个月的花销和一个大学生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 如果非得要说一个具体的数字的话,就是算上乱七八糟的事情我觉得也就是1500块钱到2000块钱左右,这个钱应该是算上一些平常的买东西的花销的。 就比如说买点衣服,就比如说如果渴了买瓶饮料。 当然冬天我一般是不买饮料的,夏天的话在外面如果真渴的很厉害的,我可能会买一瓶冰镇的饮料,以前的时候这种行为比较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