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朝会  (第1/1页)
    早朝,亦谓之朝参,其作用,不在于办理具体的事物,更多是为了进言和显示天子的威严。    帝皇一般深处皇城,普通的官员是不能随意觐见的,因此才沿伸出早朝,给百官一个光明正大的机会进言,当然能够进言的,一般也只有四品以上的大员,因为只有到了这个级别,才能参与核心大事。    第二:天子久不见,则威仪失,所以早朝也是让官员们随时明白,头顶的天何在。    项炽高坐其上,天子眼内,望着那一朵朵或金,或红的云彩之上,或是仙鹤,或是锦鸡;或是孔雀,或是云雁的大臣们,嘴角带起了微笑,盛世到来,而文武璀璨。    朝廷内的大员,绝大部分都是精挑细选,万里挑一的人才,否则也没有资格立于这晃晃大殿之中,当官不是光有学问就够了,有学问你最多是个大学士而已,朝廷养着的闲臣,只有将学问化作能力,才是真正的重臣。    “臣工部尚书冯藩,有禀上奏”一名中年官员手持着玉笏,率先站了出来。    “讲”    “禀陛下,历时两年零三个月的先皇泰陵,已经全部修建完毕”冯藩恭敬道。    “好,工部辛苦了”项炽满意道。    “谢陛下”    “高侍郎”项炽再次喊道。    “臣在”一位白发苍苍的儒雅老者站了出来。    “挑选黄道吉日,朕要协百官,拜祭泰陵,祈父皇庇佑我大楚百姓”项炽吩咐道。    “臣遵旨”    “陛下,臣户部尚书徐拱有本奏”    “言”    “去年青州境内,平原,清河两郡一代遭受蝗灾,百姓颗粒无收,由刺史府统一转运粮草救济,然今年收成依旧不够,臣派户部郎中王石前往调查,确实如此,青州刺史上书,请陛下免除此二地今年四成的赋税”徐拱汇报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之苦,便是朕之责,传令下去,直接免除二地一年的赋税,由户部直接派人监督,郡县官员要亲**问,绝不能出现饥荒”项炽严肃道。    “吾皇仁慈,百姓之福”徐拱立刻感激的跪地叩首道。    “除此之外,张相”项炽看向了文臣第一位的张悠直。    “臣在”    “蝗虫之灾,年年皆有,中书省要想个法子,立个方案,或是朝廷出策,或是征集地方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下这个问题”项炽吩咐道。    “臣遵旨,随后立刻安排”张悠直道。    “好”    “臣兵部尚书沈从有本奏”一位眉如镰刀,目光严肃的官员站出道。    “讲”    “禀陛下,最近并,幽二州,驻边大将军多有来信,言除了朝廷指定的同北狄开展商贸的三市外,仍有许多的私商,冒着风险,暗地同北狄展开商贸,其中甚至有些贩卖兵器者”沈从严肃道。    项炽眉头一皱,北狄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亦如那前世的乌桓,匈奴一般,战斗力十分惊人,大楚立朝一百多年了,虽然多番征讨,削弱,已然成不了大的气候,但依旧有骑兵数万,子民四十多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