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子系中山狼  (第1/1页)
    送王船是瓜洲镇一年一度的活动,又叫烧王船,祭王船。    送的便是“代天巡狩”的王爷。    关于是哪位王爷目前尚无定论,不过这位王爷代替皇帝巡守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类似钦差大臣,享有“遇县吃县,遇府吃府”之荣。    瓜洲百姓每年重阳佳节便会通过比赛,选出当年送王船的船王,今年的船王自然便是陈小洛。    茱萸湾外,    送王船的队伍走过镇上的街道,走的街道越多,带来的福气也就越多。    一道队伍头锣开道,大鼓雷鸣,后面跟着一排水手只穿足袋不穿鞋,其实送王船的水手本应赤脚,只是需要走的路太多,所以便套上了足袋。    水手后面是四位壮汉扛着一块写着“瓜洲镇”醒目大字的大牌,大牌之后便是旗牌队,这些旗有红黄绿三种颜色,上面写着“回避”,“肃静”字样,也有“帅”旗,“令”旗。    旗牌队后便是主持的老人牵着“红公马”,马的背鞍上披着大红布,上面稳稳当当的坐着陈小洛。    说是坐却也不恰当,怎么说呢,    应该是趴着吧。    此时的陈小洛愁眉苦脸,因为他没骑过马丫,心里害怕呀。    万一,    万一掉下来怎么办,    脸先着地会不会影响花容月貌,    算不算工伤,    最怕后面黑压压的人群没看见船王掉下来,    一路踩过去就搞笑了。    陈小洛的手紧紧拽着缰绳,压低重心死死趴在马背上,谁特么要当船王谁来当,老子不想干了,如果不是为了银子刚刚就该一走了之。    “还有多久到……”    他小心翼翼的歪着头,问前面牵马的老人。    老人耳朵似乎不好使,加上锣鼓喧天,根本听不清。    “船王老爷说什么?”    “我说还有多久到?陈小洛扯着嗓子。    “哦,你说往那边绕绕啊,好嘞,大家从那条道再绕绕,船王老爷要多走几条街,多祈点福气。”    “……”陈小洛。    绕你妹啊。    终于,    不知道绕了多少圈之后,    陈小洛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拖着屁股从马背上滑下,两腿一软,扶着茱萸湾的河堤,两眼迷茫,喉咙上下翻动。    终于,    他一个忍不住,浑浊之物全都吐了出来。    周围人轰然大笑。    “船王老爷吐咯,船王老爷吐咯。”    “我看看,让我看看。”    “哎呦,可真是头一遭啊,船王老爷竟然晕马。”    “船王老爷为民祈福,累之所致,可歌可泣。”    “得,船王不行了,换一个吧。”    耳中听着周围的讥笑声,陈小洛又是一阵猛吐,清澈的河水倒是被他吐的一片昏黄。    王婉清挤过人群,    “小洛哥……”    埋头在河堤里的陈小洛从后背摆摆手,示意无碍,大口喘几下气,回过劲来,接着便直起腰杆,甩甩额头的长发。    尼玛,糗大发了。    “陈公子好些了吗?”    不知何时,刘东广也跟了过来,眼睛弯弯有如月牙,笑靥如花,    “没想到陈公子竟然不擅骑乘,倒是让在下大开眼界。”    不会骑马很奇怪吗?    陈小洛的印象中,明朝的百姓也不是个个都会骑马吧,毕竟不是游牧民族。    此时,    牵马老人走了上来,手捧聚宝船,送到陈小洛面前。    “还请公子赋诗一首,放入宝船之中,祈福瓜洲百姓。”    “啊……还要写?”    陈小洛无奈,这一百两银子倒是没有想象中的好拿。    老人道:“每一年的船王都会写下一首祈福诗,保佑瓜洲镇风调雨顺,这也算是习俗的一部分,还请公子帮忙。”    “帮你妹啊!”    陈小洛小声嘟囔,搜肠刮肚就这么点墨水,他可不想丢人现眼。    “老夫没有meimei。”    “……”陈小洛。    咦……    这老家伙耳朵倒是尖的很……    陈小洛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心胸开阔的人,有仇一般当场就报了。    祈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