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六节 秦淮的困扰 (第1/1页)
“怎么了?突然……” 见秦淮的神情多了一丝悲伤,商雅一愣。 “还记得兵马俑的最先发现者和兵马俑修复的第一人赵康民老先生吗?” 秦淮放下手机,端起的茶杯也放在桌面。 尽管他和赵老先生素未谋面,但自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听闻找老先生逝世,秦淮神色黯然。 所以哪怕现在口干舌燥,也无心解渴。 “哦……上次到秦省游览,看完兵马俑后,你想拜访的那位老先生,可老先生十分忙碌,就没有拜访成,是吗?” 商雅恍然,由于当时秦淮没见到老先生,以至于回家的路上还在不断的惋惜呢。 “赵老先生刚才傍晚时分离世了……” 秦淮摇头叹息,一代考古学界的顶梁柱与世长辞,这是中华家的巨大损失。 “啊?” “对。” 秦淮点头。 沉默。 良久的沉默。 “节哀,人终有一死,我们也将走向死亡。” 商雅拍拍秦淮的肩膀,宽慰道。 “我知道,就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秦淮用手覆盖住商雅的手背,轻轻抓住。 老先生八十二岁了,从事文博考古工作四十余年。 四十年间。 老先生走遍三十多个乡镇。 骑坏三辆自行车。 写下五十万字调查笔记。 发现四十多处古迹遗址和古墓。 如秦兵马俑一号坑。 如秦始皇陵便殿遗址。 如秦始皇陵马厩坑。 如唐华清宫御汤遗址。 如唐庆山寺上方舍利塔地宫。 如关山唐墓。 这些都是对中国考古有巨大贡献的遗迹。 而老先生最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便是秦始皇兵马俑。 是他,给兵马俑命名为秦武士俑。 是他,修复了第一座武士俑。 是他,亲手发掘保护了第一号俑坑。 毫不夸张的说,老先生对秦俑的研究是当世第一。 秦淮当时非常想要拜访一次赵老先生,就宛如拜访紫金山的叶老先生一样,想听赵老先生讲‘道‘。 可老先生忙得不可开交。 退休前。 老先生在外奔波四十年。 为了更好的研究,老先生经常在山间乡下跑动,渴了就掬起山间的清泉畅饮,饿了上老乡家讨碗稀饭充饥,由此染上胃病。 退休后。 他从未间断研究,平时只要一听说馆里来了新文物,老先生就会立刻前往博物馆指导研究。 一个月前。 老先生还在研究一块新出土的古碑。 为了加快研究进度,帮助其它考古工作,八十二岁高龄的老先生在古碑前蹲了一天一夜! 结果……诱发肺疾,一下病重不起,就此溘然长逝。 遗憾啊。 还未听老先生‘传道受业解惑‘,老先生便撒手人寰了! 秦淮目光微凝。 思绪仿佛越过千里,降落在秦兵马俑中。 那些俑坑中的武士,曾经一度倒下,曾经一度变成碎瓦片,是老先生一块一块的拾起来,拼凑成完好如初的样子。 或许每一尊秦俑,都被他那长满老茧的手掌细细擦拭过罢? 想到这里,秦淮鼻尖发酸,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秦高官安,隶属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每天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但……最早为它们命名并对他们进行修复的人——秦省兵马俑博物馆首任馆长,赵康民老先生却再也不能看它们一眼了。 我也再无拜访求教老先生的机会……” 秦淮端起水杯,润了润干哑的嗓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